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黑麥草為禾本科黑麥屬越年生草本牧草,分蘗能力很強,喜溫耐寒,適應力強。黑麥草宜秋播,10月份以前播種,可在冬前形成壯苗,發育良好,年前可利用一茬,次年早返青并獲得高產。黑麥草和小麥一樣可條播也可撒播條播行距15―20厘米。播種量在1―1.5公斤/畝左右。播期較早,:土壤墑情好,土地肥沃的可適當少播,相反情況要多播,種植時整地要三注意:①精細②保墑③施基肥。
整地目的在于創造出滿足牧草種子發芽出髓所需溫度、水分和空氣條件。黑麥草種子細小,胚乳養分少,頂土力弱,播種宜淺不宜深,播種過深往往形成弱苗,降低產量,播深在1―3厘米范圍內、沙土宜深,粘土宜淺,干旱宜深,足墑宜淺,整地時要求精細,上松下實,有條件的整地年灌一次透水,創造良好墑情,確保黃墑,力爭黑墑,整地時結合施用基肥,整地前先將基肥撤施,地麥耕作時翻入耕作層,基肥一般以充分腐熟的人畜類肥為主,施用量1000―3000公斤/畝,提倡施足有機基肥減少化肥追肥的施用。
播種前種子攤開放在陽光下曬2―3天,每日翻動3―4次,可以促進種子的后熟,提高發芽率。播種時要求墑情適宜,于旱對出苗影響很大,播后必要時助苗出土,助苗出土措施主要有遇旱鎮壓提墑或遇雨耙地破除板結,牧草苗期管理要查苗補缺,田間隙草,采取遇種補種措施。
黑麥草出苗后30―35天,植株高30厘米左右(尺把高)時,即可首次收割利用,全年收割4―6次,共收鮮草5000―7000公斤。
飼喂牧草要注意精料的供給,保證日糧營養水平滿足動物營養需要,鮮草飼喂不完,可制作于草或青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