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養殖草食性魚類成本低廉,收益頗高,深受養魚戶喜愛。但青飼料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黃枯,特別是在深秋和次年開春到5月前,青飼料供給嚴重不足,極易出現停食早、開食晚的現象,影響魚類的正常生長。若投喂精飼料又會使成本提高。降低效益。而利用池坡、池埂及零星雜地種植宿根黑麥草則可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黑麥草耐寒耐肥,優質高產,營養高,適口性高,是草魚、鳊、魴的優質飼料。飼養系數為20,一般每畝地年產草1萬公斤。由于黑麥草的產草旺季在3-5月,此時其他飼草都處在萌生階段,而魚類驚蟄前后就要開口吃食,黑麥草正好收割投喂,所以被漁民稱為“開口食”。
黑麥草葉片鮮嫩細長,營養豐富,對草食魚種的適口性最好,所以漁民又形象地稱其為“精面條”。霜降以后,樹葉凋零,草類枯萎,而黑麥草卻生機勃勃,蔥綠一片,12月前還能收割1-2次,所以它又有“后備糧”的美稱。
黑麥草的種植方法有撒播和移栽兩種,因其分蘗力強,所以大多育苗移栽。播種期以9-10月秋播為好,每畝用種量1.5-2公斤,移栽的可適當多些。當苗長到15厘米左右時,每穴5-6株。如果苗已高至15厘米以上時,應將上端切除一部分,這樣發株快,產量高。移栽后施一次1:3的糞水。
播種或移栽后最好每天澆一次水,保持苗地潮濕,待草苗出齊或移栽返青后可減少澆水次數。種植初期要經常清除雜草,并施1-2次肥料,以后每收割一次施肥一次,每次每畝施尿素5公斤或人糞尿250-300公斤。收割的當天施肥有利于黑麥草的生長發育。
當黑麥草長到30-40厘米時就可以象割韭菜一樣割給魚吃;此時草嫩,并且割后有利于分蘗,冬末春初,氣溫低,生長慢,一般在11月收割一次后即停止收割;此時,魚兒也基本停食。到次年2月份后魚類開始吃食時再重新開始收割。隨氣溫升高,黑麥草的生長也日漸加快,到3-5月份時即可每隔10-20天收割一次。一年可收割7-8次,前三次應貼地平割,以利增加分蘗,以后可留5-6厘米的茬,以增加收割次數。
四月中旬,應留同一塊生長較快的黑麥草不再收割,便于撥節孕穗留種。5月開始抽穗開花,6月初收籽。種子成熟不一致,有早有晚,又易脫落,只要穗頭呈黃色,就可隨熟隨收,以免落地損失。種子曬干后應放在通氣良好的袋子內儲存備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