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利用山林溝溪養林蛙,是保護和開發山區野生特產資源,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實踐證明,其養殖易、設施簡、好管理、收入多,一般戶年獲利也可高達萬元以上。若大規模集約化養殖效益更大。其養殖技術要點是:
A、合理選址。宜選于山林小溝溪或山腳下,根據養殖規模建池。如產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成蛙池等。要求環境安靜、無畜禽危害、排灌自如、防逃設施刀。池底鋪些砂石,1米深水中養些水浮蓮,池上搭蔭棚等。
B、產卵孵化。產卵季節,一般出清明節后,水溫20℃以上,可選健壯的種蛙,雌雄1:2。一般用柳編產卵筐(以口約20厘米、下口約70厘米),筐內約放200只-300只種蛙,置靜水中,水溫保持20℃-25℃,6小時-13小時即產卵,一只雌蛙約產卵1800粒一2000粒。卵結成塊后輕輕放入孵化池。3天-4天則可孵化出蝌蚪。
C、飼養管理。(1)蝌蚪:初期主要依靠天然的單細胞藻類為食,人工餌料多以玉米面、麩皮、豆餅粉、米糠等。粉狀飼料要煮熟搓成小團投喂;動物性飼料(螺肉、蚯蚓等)要切碎。每天下午4時-5時,投到水中餌料臺上。(2)幼蛙:70天-80天,蝌蚪變成幼蛙轉池,以每平方米60只-80只為宜。開始可喂幼蟲、小魚、小蝦等活鮮餌料;月許可喂些動物不腳料等(切碎)。餌料也要如上投喂。(3)成蛙:幼蛙飼養2個月后,可選大的至成蛙池飼養。密度每平方米30只-40只為宜。應強化加大一些動物性餌料,如小泥鰍、蚯蚓、小魚、蚱蜢、飛蛾、昆蟲等。投放方法如上。但防止過饑過飽。(4)幼蛙、成蛙飼養期間,也可到山林生活覓食生長,有助于獲得豐富的營養、增重快。但須嚴防蛇、老鼠、黃鼠狼等危害。入秋后使其返池越冬。
E、捕捉獲利。入秋后準備越冬前可選大蛙晾干,挑出用刀取油。油為黃白色固體,是名貴的上檔保健品。如制成“參茸雪哈大補素”、“荷維哈士蟆”等名貴中成藥。雄蛙可作種蛙、食蛙出售。
F、安全越冬。對不出售提蛙,可在原池加深水位,筑些蛙窩,上加蓋稻草,以防冰凍,也可在池附近用石塊筑坑(坑深2米,水深1米)上覆蓋稻草等,以防凍害,確保安全越冬。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