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東亞鉗蝎"神龍1號"是通過雜交優勢而培育的新品種,其優點是體格大、產毒量高、生長周期短、產仔率高、繁殖率高,并提高了對原病蟲害的免疫力和生長環境的適應性,以利于飼養管理。
一、特癥:該品種特征和其他東亞鉗蝎相似,軀干部(前腹至頭胸部)呈扁平長橢圓形,后腹部呈尾狀。整個身體似琵琶狀,全身表面為高度幾質化的硬皮。體呈褐色,腹面及附肢顏色較淡,爪黃,尾微黃潤亮。雌蝎腳須細長,基部內緣無明顯隆起;雄蝎可動指較粗短,基部有明顯的隆起。
其顯著特征是體格大。體長能達到7.0-8.5厘米,個別達到9.0厘米,體寬1.5厘米左右,體重2.2-2.8克(孕蝎)。
二、特性
1、該品種蝎生理特性和其他鉗蝎有著相似的晝伏夜出的習性,喜潮怕濕;喜暗怕強光刺激;喜群居;好靜不好動;并有識窩和認群的習性,蝎大多數在固定的窩穴內結伴定居。一般在有大有小的大群窩內,雌雄蝎都能和睦相處,很少發生相互殘殺現象。由于恒溫飼養蝎無冬眠習性。
2、一般鉗蝎在40℃至零下5℃均能生存,溫度與蝎生長發育和繁殖有密切的關系。恒溫飼養基本上改變了野生蝎的生長時間和繁殖周期。35-38℃時,1分鐘產仔2個,不間隔,吃食間隔2-3天,脫皮所需時間4.5-5小時;每日活動4.5-5小時;30-35℃時1分鐘產仔2個,間隔10分鐘,吃食間隔3-4天,脫皮所需時間70-90分鐘,每日活動4小時;28-30℃,2分鐘產仔1個,吃食間隔4-5天,脫皮所需時間130-180分鐘,每日活動3.5小時。溫度在28℃以下產仔時間長或不產仔。吃食間隔時間長或不吃食;脫皮時間長或不脫皮;每日活動時間短或不活動。
3、該品種在相對恒溫、濕(28-35℃、40%-60%)條件下,生長周期為8-10個月;每次產卵數為25-85粒;每年產仔2-3次。小蝎成活率80%,成蝎成活率95%。
三、飼養與管理要點
⑴蝎池修建。池長1.5米、寬1.0米、高0.5米。池內壁貼16.5厘米高玻璃以防蝎逃竄。⑵飼養密度與雌雄配比。每平方米可飼養種蝎600只。中齡蝎1千只,2-3齡蝎1萬只左右。⑶人工飼養雌雄配比為3:1。⑷相對恒溫恒濕。⑸飼料主要是黃粉蟲。⑹注意好孕蝎、母蝎產仔前后、幼蝎等特殊飼養管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