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日本乙型腦炎有時簡稱為日本腦炎或乙型腦炎,是一種經蚊傳播的動物和人的病毒性傳染病。主要引起腦炎和繁殖障礙。引起妊娠母豬死胎和繁殖障礙及公豬的睪丸急性炎癥。
(一)病原日本腦炎病毒屬黃病毒科,有囊膜,病毒直徑為40~50納米,具有血凝性,可凝集成年鵝、1日齡雛雞及鴿的細胞。病毒可以在雞胚、雞胚成纖維細胞,豬、羊、猴或白鼠腎等原代細胞培養中生長。乳鼠極易感,腦內接種后72小時可引起腦炎而死亡。
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不強,一般消毒劑很易將病毒殺滅。
(二)流行特點自然條件下,乙型腦炎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鳥類,特別是蒼鷺是病毒的天然宿主。病毒在其體內繁殖而不顯示臨床癥狀。人畜感染的主要媒介可能是蚊(主要為三帶庫蚊)。越冬的體內可攜帶病毒,并可傳遞給后代。
日本乙型腦炎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豬感染與人感染之間的明顯的相關性。豬是病毒在這個生態群中的重要貯藏宿生。易感豬形成病毒血癥后,蚊叮咬吸血而感染蚊。在蚊活動季節開始后不久蚊一豬之間的循環。其他的動物和蚊在腦炎發生中也起著重要作用。雞和野馬可能長年血清學陽性。冷血脊椎動物,如晰蜴冬眠時變可帶毒。
(三)臨床癥狀雖然易感的幼齡仔豬偶爾可出現臨床癥狀,但成年豬和妊娠豬很少出現臨床病例。妊娠后期有明顯的胎兒異常,同窩仔豬出現不同數量的死胎、木乃伊胎、有神經癥狀的弱胎及正常胎。死胎皮下水腫和腦積水。流產并不常見。
夏季公豬不育似乎與日本乙型腦炎有關。病毒感染后侵害性器官,導致生精紊亂,表現為睪丸水腫、充血、附睪變硬、性欲減退。病毒進入精液中可導致精子數量和運動性明顯減少,大量精子畸形。
(四)病理變化出生后感染日本腦炎病毒一般沒有明顯的病理變化,但母豬妊娠期感染所產的仔豬有許多異常。死胎和虛弱的新生仔豬可能出現腦積水、皮下水腫、胸腔積水、腹水、漿膜有出血斑、淋巴結充血、肝臟和脾臟有壞死灶、腦膜和脊柱充血。仔細觀察可見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全。一些腦積水仔豬的腦皮質特別薄。
組織學變化主要局限于中樞神經系統,多見于皮質、基底神經節、腦干和脊柱。也有彌散性非化膿性腦炎和脊椎炎的報道。
(五)診斷應與豬細小病毒感染、偽狂犬病、弓漿蟲病、豬瘟、鉤端螺旋體病和腸病毒感染區分開來。
根據母豬和仔豬感染后缺乏明顯的臨床癥狀可能以排除許多病,加之日本腦炎的發病有季節性,與蚊活動季節明顯相關。確診需要做進一步的實驗室工作:
1、可采集死胎或弱胎的腦組織及病豬血液制成懸液,取2~5日齡乳鼠或3周齡小鼠腦內接種0.02毫升,觀察2周是否發病,然后可以在鼠體上或細胞培養上作病毒中和試驗進行鑒定。
2、血清學試驗:可采集腦組織或感染乳鼠的腦組織進行血凝、血凝抑制或中和試驗。
另一種較快速的方法是用熒光抗體技術檢查腦、胎盤或死胎組織中的病毒抗原。
(六)防制消滅蚊蟲、阻斷病毒的循環是控制蟲媒病的一種有效的方法,但在實際生產中難于做到。因此接種日本乙型腦炎疫苗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方法。在許多國家已廣泛應用。
已研制成功的弱毒苗可用于預防豬的日本腦炎。在蚊蟲活動季節到來之間給母豬和公豬免疫二次(隔2~3周)。為了更有效地防止該病,可在母豬和公豬配種前再免疫一次。該疫苗也可與其他病毒疫苗一起使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