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選地整地
育苗地宜選陰涼的半陰山,以土質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為好;栽培地,要選土層深厚休閑地或二荒地。7月中旬,先將灌木雜草砍除,鋪于地面,火燒煉山,隨后深翻土地25厘米以上,日曬風化熟化。然后,于栽種前,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廄肥25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播前再淺耕1次,作成寬1.3米的高畦,畦溝寬40厘米,四周開好排水溝。
2.移栽
一般于4月上、中旬移栽為適期。過早,幼苗出后易遭晚霜危害;過遲,種苗已萌動,降低成活率。在整于耙細的栽植地上,將層積苗,按行株距33×27厘米按三角形錯開拎穴,穴深20厘米。然后,選擇種苗根頸粗0.3-0.4厘米,每穴按品字形排列栽入種苗3株,栽后邊覆土邊壓緊,覆土至半穴時,將種苗輕輕向上一提,使根系舒展,然后蓋土至滿穴,施入適量的火土灰或土雜肥,覆蓋細土沒過種苗根頸2~3厘米即可。
3.間苗、定苗
苗高3厘米時,進行第1次間苗;再過半個月進行第2次間苗,當苗高10厘米時,進行定苗。穴播的每穴留壯苗2~3株。
4.中耕除草
每年進行3~4次。第1次于齊苗后,苗高3厘米時,結合間苗除草1次;第2次于苗高6厘米時,結合間苗再除草1次,此時因主根尚未扎入深層,宜淺中耕;第3次于定苗后,可適當加深;第4次于苗高20~25厘米時可深鋤。封行之后不再行中耕除草。
5.追肥
幼苗期不可施用過多的氮肥,以免生長過旺造成早抽薹。生長中、后期可適當增施人畜糞水、火土灰或堆肥等每畝2000公斤。有條件時,可將餅肥、過磷酸鈣與廄肥堆漚之后,于行間開溝施入,施后覆土蓋肥、培土,以利根部生長。
6.排灌水
生長前期,除干旱時適當澆水外,一般節制用水,雨水過多,要及時疏溝排水,尤其是生長后期,田間不能積水,否則易引起爛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