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7-13 作者:鄧保群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見習記者 鄧保群)7月7日,國際中醫農業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近400名中醫農業人參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世界生產率科學院院士孫成、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中國三位院士參加了成立儀式。
唐華俊院士認為,面對新的歷史階段和發展形勢,農業科研機構和企業要服務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主線,服務于農業現代化這個大目標,服務于農業生產實踐這個主戰場,要搶占世界農業科技革命制高點。加強基礎理論、重大前沿技術等研究。
國際中醫農業聯盟秘書長劉若帆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中醫農業的從業者,需要早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降低成本、共擔風險,加快推進我國農業走出去。
據了解,國際中醫農業聯盟歷經2年籌備,6次籌備會議,將國際中醫農業聯盟這一中醫農業領域的國際化大平臺不斷推向完善。
當天,國際中醫農業聯盟宣讀了宣讀了聯盟專家委員會機構及成員名單和發起單位、發起人及聯盟辦事機構。總共有劉志仁、袁隆平、唐華俊等近40人成為了國際中醫農業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際中醫農業聯盟成立儀式上集中表彰了一批領域內的先進單位和個人。將多年來致力于推動中醫農業發展壯大的先進榜樣推向了臺前。施可豐、鄂中生態、綠油油科技等17家企業成為了該聯盟技術服務平臺首家入駐單位。該平臺對于中醫農業企業來說意義重大,一方面可以聚焦資源,集中公關,另外該平臺將有效推進一批先進的技術成果轉化為產品,創造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17家先期入圍的企業無不在中醫農業領域實踐多年且碩果累累,此次,他們的核心技術和優質產品被選入技術服務平臺,將進一步拓展成熟技術和加快產品的轉化速度和擴大產品的覆蓋面。
當天,國際中醫農業聯盟為17家地方工作站進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預示著中醫農業全面落地的開始,國際中醫農業聯盟正逐步構建起自身輻射終端的運行網絡。正如全國人大代表、安徽農科院副院長趙皖平所言,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中醫農業是跨界融合的新生事物,社會對其認知深淺不一,各有判斷,此時要推進中醫農業發展,需要減少爭論,多一些探索和實踐。
國際中醫農業聯盟已經形成了從研發、技術轉化、到行業管理、到成果落地、品牌營銷、推廣示范一套完整的產業服務體系。談及國際中醫農業聯盟接下來的發展,趙皖平表示聯盟的成立并不代表聯盟的各項工作都達到較高水準,仍然需要務實的精神和踏實肯干的作風。
在技術層面,構建起國際中醫農業聯盟技術服務平臺,對行業優質技術產品進行整合推介。力爭打造成為國內最權威、技術最領先、成果最先進的“中醫農業”技術服務平臺。
在國際化方面,構建起駐外辦事機構,整合國際資源和力量,引導中國農業走出去的同時,也在吸收和借鑒國外領先的經驗和技術;在整體形象方面,國際中醫農業聯盟官方網站已經正式上線運營;在大門戶支撐方面,鋤禾網成為了國際中醫農業聯盟最有力的滲透渠道。
專家表示,作為一個國際化的產業平臺,國際中醫農業聯盟擁有較高的起點,健全的職能機構和落地的運行網絡,不管是在推進我國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還是在引領我國農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方面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這個平臺將成為所有中醫農業人永遠的精神家園和動力源泉。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