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31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 操戈 鄧衛哲)8月30日,首屆中非熱帶農業科技合作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100多名來自中國和非洲政府部門、農業科研機構、涉外企業的代表參加論壇,圍繞中非熱帶農業科技創新合作、中非熱帶農業交流合作平臺搭建與可持續發展、中非農業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合作等方面展開交流與研討。
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洪濤在論壇主旨演講中說,非洲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區域之一,農業合作已成為中非合作的重點領域。中國與非洲國家在農業投資、科技和農產品貿易方面具有很大的互補性和合作潛力。中國先后在非洲19個國家建立了20個農業示范中心,對提高受援國農業生產水平、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中非農業合作在技術示范交流、人才培訓、項目援助、糧食援助以及投資合作等方面呈現出諸多亮點。
李洪濤認為,農業科技相對落后是非洲農業發展的掣肘之一,因此構建中非農業科技共同體將有力推動中非農業合作加速發展。今后中非農業合作一是要加強需求分析和政策對接,二是要加強平臺建設和機制深化,三是要加強機構對接和項目合作,四是要加強技術推廣和成果轉化,五是要加強人才培訓與智力儲備。
盧旺達農業與畜牧業發展委員會主任帕特里克·卡讓瓦說,本屆論壇對于促進南南合作、加強專業性交流,實現中非雙贏的合作模式是很好的平臺。中國已成為盧旺達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在農業合作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且潛力巨大。
“非洲農業普遍小散弱問題,農業生產率較低、農業研發能力弱是制約非洲農業現代化的主要原因。”利比里亞前農業部副部長托馬斯·基博認為,非洲各國有大量未開發的可耕地資源,青壯年勞動力充足,農業轉型升級最缺的就是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為此他專門辭職到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攻讀博士,希望在農業產業規劃、農業生產管理、農產品加工銷售等方面學習中國的先進經驗。
本屆論壇上,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與贊比亞發展署、贊比亞農業研究院、盧旺達農業和畜牧業發展委員會分別簽訂了合作協議。協議約定雙方將在農業生產、農業加工和管理技術的能力建設培訓,提高熱帶產品質量等方面繼續深化合作,包括共同舉辦熱帶農產品展覽交易會,推動熱帶農業加工技術轉讓,建立熱帶農業技術轉讓中心,進行人力資源開發,以及共同為當地官員、專業農戶和企業職工舉辦農業技術和管理培訓班、研討會和講習班等。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國道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先后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16個國際組織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交流關系。與莫桑比克腰果研究院、科特迪瓦國家農業研究中心、尼日利亞油棕研究所等非洲國家科研機構簽署了十多多項合作協議。在境內外為非洲國家舉辦各類農業培訓班,先后累計培訓了來自非洲43個國家的2316名學員,派出50名農業專家赴非洲10國開展技術指導和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其中,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承建和運行的中國援剛果(布)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取得了顯著成效,樹立了中非農業合作的典范。
該論壇由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海南省農業廳、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主辦,中國熱帶作物學會等承辦。
相關標簽:中非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