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04 作者:佚名 來源:華聲在線
逶迤的群山中一條“絲帶”若隱若現,汽車在上面蜿蜒前行,到達唐溪村時,符方就被這盤山公路繞暈了。2018年1月,剛從鄉鎮紀委書記調任縣紀委工作的他被委以重任,擔任湖南省安化縣柘溪鎮唐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
唐溪村是省定的貧困村,也是安化縣紀委監委駐村幫扶鞏固村。這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09戶407人,村里除了生態公益林,資源缺乏,特別是柘溪水庫“兩網退出”禁止網箱及攔網養魚后,村民失去水產養殖這一主要收入來源。山上生態林不能隨意動,水庫里不能養魚,怎樣使老百姓從根本上擺脫貧困,如何在脫貧之后鞏固脫貧成果?在擔任隊長的第一個月,他走家串戶了解情況時,意外有了新發現。村民在茶葉種植上有優良的傳統,10多年前因銷售困境,山上的茶園都被廢棄,無人管理。是不是可以在開發茶葉資源上做文章呢?
向縣紀委監委主要領導匯報后,符方開始著手準備產業發展事宜,與村支兩委召開專題會議,經過考察、調研、協調,最終統一思想,確定了以發展唐溪村茶產業為駐村幫扶的主要思路。“自己辦茶廠投入資金多、技術還要學、銷路也還是零。這些問題怎么解決?過去村里有人辦過廠,但鬧不了多久就沒了下文。”當工作隊員向村民介紹茶葉產業發展的利好方向時,一些村民不太認可,個別還唱起了反調。“我們岐山界出好茶,要做自己的品牌,只要產品過硬,就不怕沒銷路。”符方邊向村民解釋,邊算了一筆賬,如果單純賣茶葉原料,一般的行情是4至10元每公斤,“要想讓村民獲得最大利益,我們必須自己學會加工茶葉,提升茶葉的附加值。”
在符方和工作隊員的多方努力下,2018年10月1日,安化唐溪岐山界茶業有限公司“扶貧車間”正式揭牌成立,扶貧隊聘請了高馬二溪茶業有限公司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當天投工生產。
109戶貧困戶成了唐溪茶葉專業合作社茶葉種植主力,村里成功申報縣級重點產業發展項目,爭取到了產業資金81萬元。唐溪岐山界茶業公司連續五年為100戶直接幫扶的貧困戶每人提供種苗、肥料等生產資料。“扶貧車間”第一個月生產秋茶3.4萬公斤,制作成千兩茶280支,在全縣紀檢監察干部的宣傳發動下,這批千兩茶銷售一空。
村民們沒有想到,收獲的喜悅會來的這么快!“我今年新開高山茶園2畝,茶葉收入預計8000元,家里還喂了兩頭熟食豬,比外出打工強多了。”村民陸子仁嘗到了茶葉帶來的甜頭,自家種的茶葉再也不愁沒銷路。今年春夏兩季,唐溪村109戶貧困戶通過種茶制茶,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
車間忙起來了,茶園興起來了,產品做起來了,銷售成為了關鍵。雖然生產出的第一批茶產品在全縣紀檢監察干部的幫助下完成銷售,但這樣的銷售模式并不是長久之計。“去年的銷售基本是朋友圈和愛心人士支持,要想走長遠的發展道路,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符方心里盤算著,即使將來扶貧工作隊撤出,也要為村民留下一條可持續發展茶產業的路。
2019年初,工作隊為合作社申請了商標注冊,跟當地著名的茶葉企業簽訂了成品生產合同。“因為我們的茶葉品質好,價格也不高,主動跟我們訂貨的客戶越來越多,今年生產10萬斤鮮葉沒有問題。”符方興奮地向村民發布這一好消息。扶貧的著力點,正在為岐山茶葉擴市場這一難題上。“采茶姐妹上茶山,一層白云一層天。滿山茶樹親手種,辛苦換得茶滿園。”一聲聲甜如山泉的歌聲從遠處飄來,在唐溪村崇山峻嶺之間,到處可見采茶人勤勞的身影。在扶貧工作隊的引導與幫助下,一片片翠綠飄香的茶葉點燃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志氣與信心。
相關標簽:湖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