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10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近日,記者從北京市委農工委了解到,北京市把低收入農戶幫扶作為首都打好三大攻堅戰的一項重點任務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來抓,經過兩年多的工作實踐,形成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體系,低收入幫扶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指一個總體目標。確保“十三五”期間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農民平均水平。到2020年,力爭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愿的低收入勞動力實現就業;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農戶全部納入民政社會救助范圍,實現“應保盡保”;所有低收入農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低收入標準線,低收入村全部消除。
“二”是指兩個幫扶對象。一是低收入戶,2016年,按照“自愿申請、入戶核查、民主評議、村內公示、鄉鎮審定、公示公告”的認定程序,全市共認定低收入農戶7.26萬戶、15.6萬人;二是低收入村,將村民人均收入明顯低于全市農民平均水平,低收入農戶數量超過本村農戶總數的50%并達到一定規模,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的行政村認定為低收入村,共計234個。
“三”是指“三位一體”的幫扶工作格局。全市形成了專項幫扶、行業幫扶、社會幫扶“三位一體”的幫扶工作格局。其中,2016-2019年市級財政共安排9.6億元專項資金,轉移支付至各區。
“四”是指幫扶對象具有“四個特征”。一是從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山區。約83%的低收入農戶、95%的低收入村集中在山區或半山區;二是在結構上,老幼病殘占比大;三從就業上看不充分、不穩定,還存在相當一部分季節性的散工;四是收入上主要以轉移性收入為主。
“五”是指建立“五項工作機制”。具體包括精準幫扶、動態管理、分工推進、統計監測和監督考核等機制,確保全市低收入幫扶工作有序推進。
“六”是指實施“六個一批”精準幫扶措施。2016年以來,北京市深入實施“扶持產業、促進就業、山區搬遷、生態建設、社保兜底、社會力量幫扶”的“六個一批”精準幫扶措施,成效顯著。據統計,2018年,全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524元,同比增長17.1%,快于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1個百分點。
相關標簽:北京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