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15 作者:佚名 來源:每日甘肅網
七月,暑氣熏蒸,原本屬于草莓的季節早已結束,但走進甘肅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示范園溫室大棚,卻是果香四溢。成熟的草莓、圣女果掛滿枝頭,令人垂涎欲滴。
在蘭州新區緯一路以北、東一干以南、經十五路兩側,屹立著27座現代農業科技雙膜大棚,這里是蘭州新區現代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現代農業示范園,也是蘭州新區發展現代農業重點項目。該項目是集現代智慧農業、休閑農業、新能源、旅游觀光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7月10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網絡名人走進甘肅”活動走進雙膜溫室大棚,農業科技人員正在使用物聯網監控設備,通過用手機APP或者PC端網頁,就能完成對大棚內溫度和濕度的遠程操作。“空氣濕度、空氣溫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的溫度和濕度以及土壤的pH值,都能時時知曉,以便我們監控整個大棚內的整體情況。”蘭州新區農投集團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農業生產部副部長胡軾林說。
“現在農業大棚利用物聯網技術,徹底顛覆了傳統農業耕種方式,所有軟硬件設施都圍繞育苗的生長需求而設計,像是一個精細化生產工廠。”農業技術員對記者說。
記者看到新區的現代農業大棚內均設有多個傳感器,負責收集溫濕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等數據。這些數據傳輸到控制室電腦系統中,技術人員通過對比此前人工預設的植物最佳生長參數,智能溫室控制系統,就能自動控制幕布啟閉、噴霧系統開關,從而調節大棚內的溫、光、水、氣等,保證大棚始終處于植物最佳的生長狀態。
示范園依托科技,采用噴灌、滴灌、水肥一體等高效節水灌溉模式,充分實現了對作物的精準灌溉,改變了以往大水漫灌的粗放方式,既節約了水資源,又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同樣,對于農戶來說,這樣的物聯網設備可以讓他們在大棚里看著顯示屏精耕細作。走進“福特斯”番茄種植大棚,大棚管護員朵含琳告訴記者,這種地件式灌溉還能促進水肥一體,不用專門進行施肥,所需養料就可通過這些管道精準到達每個盆栽中。以前,一個大棚每次需要5噸水,采用新模式后,1噸水就能澆透所有植物,這種方式既省力又省水,這種灌溉模式非常適合盆栽植物。
今年50歲的朵含琳,是永登縣龍泉寺鎮的貧困戶,為了給家庭多增加一份收入,去年5月份來到了現代農業示范園,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使用起物聯網監控設備卻一點兒也不含糊。“其實這個也沒有什么難的,技術員給我們培訓之后就記住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方法節省了很多人力,我就想著啊,以后我們家種地要是也能用上這種技術就好了。”朵含琳說道。
記者發現,與普通大棚不同的是,這里的大棚都是雙膜。“單體面積超過7000平方米的雙膜溫室大棚技術,從以色列引進而來,最大的優勢就在于采用了先進的膜材料,不僅避免了極端天氣對農作物的影響,還確保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蘭州新區農投集團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農業生產部副部長胡軾林說。
據介紹,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示范園還擁有技術先進的智能玻璃溫室大棚,目前建成的1號溫室主要進行多種類圣女果、花卉培育。目前示范園內已成功引進了荷蘭智能控制系統和美國潮汐灌溉、以色列無土栽培先進技術,成為全省重要的日光溫室高技術、新產品示范推廣基地。后續正在建設中的4公頃、12公頃、18公頃智能玻璃溫室建成后,會成為西北最大規模鮮切花卉生產基地之一。
按照規劃,蘭州新區將著力打造現代智慧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休閑頤養為一體的田園綜合示范園。力爭到2019年,建成節能日光溫室750座,生態精品蔬菜林果生產基地1157畝,主題農場觀光區2500畝,形成“一廊、兩帶、六區、兩心、一基地”的功能分區。
扶持發展綠色農業、設施農業、生態養殖、林下經濟、農產品精深加工,大力發展農業新型業態,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蘭州新區高起點規劃,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通過設施農業、瓜果蔬菜、花卉苗圃等,不斷提升農業規模化種植水平,形成了林草農牧業融合發展、互為補充的現代農業格局,并利用“互聯網+智慧種植”開啟農業發展新時代。
相關標簽:蘭州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