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01 作者:佚名 來源:云南網-大理日報
素有“高原水鄉”之稱的云南省洱源縣是洱海的源頭,近年來,該縣采取有力措施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加快農業轉型發展,助力大理州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
走進洱源縣牛街鄉太平村中藥材種植基地,連片的紫丹參郁郁蔥蔥。正在勞作的村民高興地對記者說:“我們的紫丹參不打農藥,施的是有機肥,零污染、純天然。”據了解,今年2月,滇本草藥業有限公司以每畝1200元的價格從太平村村民手中流轉了400多畝土地發展中藥材綠色種植。“流轉之前村民都是種植大蒜,流轉之后發展中藥材綠色種植,不僅有效削減了農業面源污染,村民通過到基地打工每年還能增加工資收入100余萬元。”太平村中藥材種植基地負責人程發告訴記者,通過“黨支部+企業+基地”的模式規模化發展中藥材綠色種植,牛街鄉成功實現了產業轉型,有力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陣雨過后,洱源縣三營鎮孝樽木梨種植基地一片清新。2018年,三營鎮與麗江市玉龍縣拓農農業開發基地合作,通過“公司+基地”的模式,引進種植無污染、口感好、品質高且耐儲存的孝樽木梨。目前,全鎮共種植孝樽木梨479畝10000多棵。
牛街鄉太平村中藥材種植基地和三營鎮孝樽木梨種植基地是洱源縣農業轉型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洱源縣大力支持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土地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據洱源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董玉昆介紹,下一步,洱源縣將圍繞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的要求,繼續調整種植結構,擴大豆類、麥類、馬鈴薯、油菜、牧草、中藥材、水果、花卉等低肥水作物種植。同時,以“土地流轉”和“招商引資”為抓手,引導規模化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建設綠色農業示范基地,打造“洱海綠色食品牌”。
相關標簽:洱海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