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9-10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9日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官方獲悉,近年來,該州探索出“環境治理+旅游減貧”的藏區發展路子,建成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1003個環境友好、紅色旅游、生態體驗、民俗文化、特色產業等主題“生態文明小康村”,帶動9740戶4.14萬貧困農牧民脫貧。
甘南是黃河、長江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是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同時,也是深度貧困民族地區之一,長期面臨著保護生態和發展經濟的雙重壓力。基于此,官方將文化旅游業和現代農牧業作為首位產業。
甘南州委書記俞成輝曾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坦言,由于封閉、落后、貧窮等先天因素制約,甘南沒有烙下太多工業文明“傷痕”,原始生態植被得到了較好保護,這是“綠色希望”。
近四年以來,草原深處一座座過去雜亂、蕭條的藏族村落被“美容”,換成干凈整潔的藏家民居、獨具特色的藏式門樓、暢通整潔的水泥村道、錯落有致的休閑廣場。此外,還有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村級博物館、民俗文化館……上千個藏寨實現“華麗轉身”。
海拔3300米的碌曲縣尕秀村,391戶牧民過去逐水草而居,一頂帳篷、幾頭牦牛、幾只藏羊,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如今,他們定居的村落已成為“甘南生態旅游第一藏寨”,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67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3500元。
尕秀村被譽為“行走的帳篷城”,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做藏家樂、開民宿。每日上演馬術、射箭、彈唱、鍋莊等民族文化活動,吸引海內外游客前往。
甘南官方推廣“尕秀模式”,還建設了157個特色旅游專業村,扶持發展農家樂、牧家樂、藏家樂1212家,為3.8萬農牧民開辟鄉村旅游脫貧新路。
截至目前,甘南州剩余貧困人口2.16萬,貧困發生率下降到3.89%。甘南旅游扶貧減貧模式入圍2018年世界旅游減貧典型案例。近日,在“2019亞洲旅游產業年會”上,俞成輝被評為2019亞洲旅游“紅珊瑚獎”年度貢獻人物。
相關標簽:甘肅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