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1-06 作者:佚名 來源:河南日報
河南省西峽縣地處南水北調中線核心水源涵養區,是秦巴山區的一顆璀璨明珠,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享有“獼猴桃之鄉”“山茱萸之鄉”“香菇之鄉”“恐龍之鄉”等美譽,是國家命名的“全國可持續發展生態示范縣”“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全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中國生態原產地品牌示范區”。到過這里的人都有同樣的感受:西峽,不但生態宜居,而且經濟發展較快,百姓富庶。
“鄉村要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有了產業支撐,鄉村振興才有希望,農民才有奔頭。”談及西峽縣產業的發展,西峽縣委書記周華鋒開門見山地說。作為一個深山區縣,多年來,在黨的好政策指引下,西峽縣歷屆縣委、縣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堅定不移把“果”“藥”“菌”三大特色產業作為繁榮農村經濟的支柱。當前,在“產業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互促共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周華鋒介紹說,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西峽縣抓住“南菇北移”的機遇,引導農民種植香菇,制定了《西峽香菇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推廣標準化生產。全縣每年投入2000萬元用于香菇標準化技術、服務、管理及獎懲,為西峽香菇贏得了口碑。該縣于1993年已建成了雙龍鎮香菇交易市場,如今雙龍鎮不但擁有標準化生產基地,而且香菇可以在雙龍鎮直接裝柜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里集聚食用菌加工企業18家,規模以上香菇加工出口企業10家,800多家經營門店,常年從事香菇產業的人員1萬多人。在西峽縣,像雙龍鎮一樣繁榮的香菇鎮,還有丁河鎮、西坪鎮。現在該縣每年的市場交易額逾30億元,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香菇生產銷售市場,成了全國香菇行業的晴雨表和貨源中心,收獲了“西峽香菇甲天下”殊榮。
近年來,西峽縣香菇年產量穩定在30萬噸左右,年產值近30億元,綜合產值150億元以上,西峽縣農民收入的60%以上來源于香菇產業。香菇產業帶動大批農民發家致富,成了伏牛山區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
西峽縣不僅把小香菇做成了大產業,而且還把香菇銷到了世界上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香菇自營出口從2005年開始不足350萬美元,到2018年達到11.8億美元,13年增加了350倍,自營出口企業達到60多家。產品出口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創匯52億美元,占全國香菇出口額的30%左右。“西峽香菇已經連續6年領跑河南農產品出口,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香菇出口第一縣。出口產品從單一的干菇發展到干菇、鮮菇、香菇醬、香菇罐頭、香菇粉等多元化產品,西峽香菇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的產業特征也愈發顯現。”周華鋒說。在2018年11月舉行的“2018中國食用菌行業絲路菇業優秀品牌行動暨西峽香菇國際貿易對接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西峽,簽約總額達65億元。在國際市場上,西峽香菇已成為一張燙金的“國際名片”。
“西峽是我國開展獼猴桃人工種植和研究最早的縣,近年來初步形成了集科研、生產、儲藏、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發展格局。”周華鋒繼續介紹說。西峽縣野生獼猴桃資源分布面積40余萬畝,年產量1000萬公斤,居全國縣級首位,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獼猴桃“基因庫”;人工種植面積13.5萬畝,2018年產量7.6萬噸,產值8億元,綜合社會效益達到22億元,直接參與獼猴桃產業發展的人員達8萬人。目前,西峽縣已獲得綠色認證基地3萬多畝,有機認證3600畝。該縣深化與中科院、農科院、武漢植物所等機構的科研合作,為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每年整合涉農項目資金6000多萬元,對獼猴桃產業基地建設、基礎設施配套、產業化服務進行扶持;全縣規模較大的獼猴桃生產加工企業達到12家,產品暢銷全國40多個大中城市,并出口到美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藥材好,藥才好。”中藥材產業發展是西峽縣的另一張名片。周華鋒滿懷自豪地說:“西峽素有‘天然藥庫’之稱。據中藥材資源普查統計,有中藥材1328種,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歷屆西峽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地理、資源優勢,以做大做強中藥材產業為目標,持續發展壯大中藥材產業集群。目前,全縣已發展山茱萸、丹參、桔梗、連翹、苦參、杜仲、天麻等品種20多種30余萬畝,年產量5萬噸、產值達4.5億元。其中山茱萸總面積22萬畝,年產量4000噸,年產值1.5億元,占全國總產量的50%,河南省的70%。”該縣充分利用中草藥的原材料優勢,相繼培育起了一批中藥材加工企業。仲景宛西制藥公司在河南、安徽、四川三省六地分別建立六大中藥材基地全部通過國家GAP認證,榮獲“全國中藥行業優秀企業”“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稱號,連續多年被認定為中國中藥五十強。“月月舒”“仲景”被命名為“中國馳名商標”。“仲景牌”濃縮六味地黃丸年銷售額達3億元左右。2018年該公司啟動中藥配方顆粒生產線建設項目,總投資4億元,年加工藥材1萬噸,實現年產值20億元。
錦繡伏牛八百里,恰逢發奮圖強時。西峽之富庶,依托的是產業興旺;西峽之富庶,更在于讓全縣百姓都富庶了起來。展望未來,周華鋒堅定地說:“產業生態化、生態經濟化,是我們一直堅持的發展方向。未來我們將繼續通過產業與生態互動發展,致力于提升質量、塑造品牌、科技創新、國際貿易服務、文化傳播等平臺建設,實現西峽特色產業發展的提檔升級,讓產業發展成為西峽百姓源源不斷的致富源泉,讓濃郁的‘西峽味道’香飄全球、享譽世界。”
相關標簽:西峽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