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1-13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小麥育種專家王輝教授,為了實現“讓鄉親們不再餓肚子”的愿望,40多年將全部精力獻給我國小麥育種事業,培育出“西農979”等小麥良種,為“中國碗”裝上“中國糧”做出了重要貢獻。
“西農979選育與應用”項目, 榮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不倒稈、產量高,好吃!”提起“西農979”,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鎮白砦村村民丁永和老漢贊不絕口。不光農民說好,就是與小麥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河南省駐馬店市農科所研究員張自亮也忍不住稱贊:“‘西農979’將很多看似難以協調的優良特性集于一身,實現了半冬耐寒及早熟相結合,高產穩產與優質強筋相結合,多抗與廣適相結合,外觀商品性良好與內在品質優秀穩定相結合,是一個優勢突出的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
一粒好種子,從雜交到審定需要10年左右時間。而王輝的“西農979”,從1987年開始選育到2005年通過國審,更是花了18個春秋。“全世界做育種的都一樣,都是下地、下地、再下地,實驗室里育不出好品種。”王輝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1987年,王輝在進行育種教研教學的同時,開始在兩畝試驗地里搞起了小麥育種。剛開始,既沒經費,也沒設備、人手,常常不得不從自己的工資里掏錢買試驗用品;人手不夠,王輝就動員妻子、孩子、親戚齊上陣。
功夫不負有心人,優質、早熟、多抗的小麥新品種“西農979”于2005年順利通過國審。這一品種迅速從關中麥區走向黃淮海麥區,成為其主栽小麥品種和優質小麥主導品種。目前,“西農979”已擴展到長江中下游麥區北部,成為當地的主栽或主要搭配品種。
為了讓更多農民受益,在秋播前、小麥起身拔節期和小麥灌漿期等幾個關鍵時段,王輝每次都拿出15到20天,到推廣區調查“西農979”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創制了“以品種為依托,科技為支撐,學校、政府、企業、農戶相結合,示范推廣與產業化并舉”的成果轉化模式,使這一品種成為同期審定品種中推廣速度最快的,累計種植面積1.42億畝,生產優質小麥505億公斤。
“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必須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盡心盡力。選擇小麥育種事業,我一生無悔!”王輝說。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