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1-23 作者:佚名 來源:青海日報
1月10日一大早,天空又飄起了雪花,抵達海東市樂都區中嶺鄉的時候山上已是白茫茫一片。
走進瑞雪皚皚中嶺鄉甘溝腦村,段玉國在家門口數著新錢臉上笑開了花,臉龐被寒風吹成了紅坨坨,但他心湖里激蕩著暖意,因為就在剛剛,一名來自內蒙古的客商專門跑來,收走了他家中儲存的最后一批馬鈴薯,整整10噸“紅洋芋”,賣了12000元呢。
“快進屋來,瑞雪兆豐年啊。”段玉國嘿嘿一笑,“總共收了40多噸洋芋,掙了近5萬塊錢呢,這要感謝精準扶貧工作隊哩!”段玉國小心翼翼地把錢收好。
原來,段玉國在2019年承包了村里6.67公頃的土地,基本上都種植了“青薯九號”馬鈴薯。“當時我沒有那么多的資金,通過陳書記的聯系,洋芋種子和化肥都是無償提供給我的,你別說,這種出來的‘青薯九號’新品種又圓又大,產量高,品相也不錯!倍斡駠鴮Ω姆N“青薯九號”十分滿意。
中嶺鄉作為“馬鈴薯之鄉”,長久以來,種植的品種一直都是退化了的“白洋芋”,“白洋芋”畝產低,賣不了多少錢,但該鄉土壤又十分適合種植馬鈴薯。大家在尋求收益的道路上一籌莫展的時候,幫扶單位青海日報社通過走訪農戶,結合實際,聯系到了青海省農業科技研究院,并陸續向對口幫扶的中嶺鄉四個貧困村無償提供了改良后的“青薯九號”種薯,這給一直以來靠種植馬鈴薯為生的中嶺鄉村民帶來了脫貧致富的新希望。
的確,相較于之前畝產只有1500公斤左右的“白洋芋”,新一代“青薯九號”的畝產可以達到3000公斤左右,并且馬鈴薯的個頭大、形狀好、口感脆,由于外皮呈紅色,被農民們稱為“紅洋芋”,這種“紅皮黃肉”的優質高產馬鈴薯一直以來深受農民們的喜愛。
該鄉鏟鏟洼村的村民余富邦在2019年種下了0.13公頃“紅洋芋”,國慶節的時候收獲了4000多公斤,挖馬鈴薯的時候,余富邦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拍下了他挖出來滿地“紅洋芋”的視頻,發給駐村工作隊員報喜,視頻里余富邦說:“你們看,你們給的化肥和種薯今年收獲了這么多的‘紅洋芋’,這都是實打實的錢吶!”
中午,雪剛停不久,太陽稍稍出來點,余富邦就和家中親戚開始忙著宰年豬,見到我們來訪,余富邦趕忙擦了擦手握住駐村工作隊員的手,說:“你們給的種薯和化肥實話好,以前我們就沒有這么好的種子,收的洋芋我先賣了1000公斤,就已經掙了一千多塊錢,剩下的我打算趁這幾天過年市場好了再賣出去,好好掙一筆。”
鏟鏟洼村黨支部書記李守平說,自從種了“青薯九號”,產量上去了,收入也增加了,村民們擴大了種植面積,提高了土地產值,調動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對貧困戶脫貧起到了推動作用,還提高了“青薯九號”的知名度,很多外鄉的農民專門過來購買種薯,甚至有外省的客商慕名而來進行收購,銷路根本不用愁,百姓們很高興。
“青薯九號”的成效立竿見影,和之前越種洋芋越窮的情況相反,“紅洋芋”現已成為中嶺鄉脫貧的主導產業。
“像我們這樣的淺山地區,就適合種‘青薯九號’,產量好,壞的也比較少,不像之前種的‘白洋芋’,形狀不好,產量低,腐爛的也多。現在鄉上的道路好了,運輸也方便,這兩天價格好,‘紅洋芋’一公斤可以賣一塊一毛錢,村民們的積極性很高,我們也準備大面積推廣!备蕼夏X村主任申有元談道。
就拿前兩年家庭貧困的段玉國來說,從原先家里僅有的0.5公頃地流轉到2.7公頃耕地,就是為了種植“紅洋芋”,“‘紅洋芋’數量多,一個種薯能結20多個洋芋,差不多有6個大的就可以以高價進市場,我打算明年繼續擴大規模種植‘紅洋芋’!眹L到甜頭的段玉國信心滿滿,打算靠“青薯九號”讓家里過上好日子。
就在2019年的10月份,段玉國搬到了樂都區易地扶貧搬遷七里店小區的樓房上,這還是第一次在樓房里過年,段玉國一家老小忙里忙外置辦起年貨!耙郧霸谏缴峡吹匠抢镞^年放煙花,很羨慕,今年我們也可以在樓房里看到了。今年的‘紅洋芋’收成好,我們也能紅紅火火過個新年嘍。”段玉國拉著媳婦的手心情很愉快。
除了段玉國,甘溝腦村還成立了“黨支部+貧困戶互助小組”,由本村6個家庭情況特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組成,他們可以在段玉國流轉的地里打工,在家門口掙錢。2020年,段玉國先后給貧困戶互助小組的6戶和農忙時來他地里打工的鄰村貧困人員結了2萬元的工資,對于他們來說,也算是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
“在這個靠天吃飯的地方,以前是種啥啥不行,引進新品種對百姓來說無疑是福音,而‘青薯九號’作為產量最高的優良品種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增產增收,農民的腰包也是一年比一年鼓!备蕼夏X村第一書記陳永杰說。
“青薯九號”是青海馬鈴薯產業科技創新平臺首席專家王艦主導培育成功的新品種。作為“第一育種人”——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艦在聽到中嶺鄉種植“紅洋芋”喜獲豐收和段玉國依靠“紅洋芋”脫貧致富的喜訊后,內心不禁激動起來。
王艦說,目前青海東部農區農民的第一收入就是種植馬鈴薯,馬鈴薯也是脫貧的第一作物,可以直接給百姓帶來收益,這是一份有保障并且穩定的收入來源,也有很多農民靠種植“青薯九號”脫貧,從“脫毒馬鈴薯”到“脫貧馬鈴薯”再到“致富馬鈴薯”,只要農民肯種、肯勤勞,就能增收脫貧致富。
“接下來,我準備把種植‘青薯九號’的技術帶到百姓家中去,繼續進行種薯地的幫扶和技術指導,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我相信,青海的洋芋會走出青海走向全國的!蓖跖炚f。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