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2-26 作者:佚名 來源:重慶日報
2月24日,重慶開州區大進鎮紅旗村,2000畝茶葉基地泛著新綠,村民有的施肥、有的除草,一派繁忙景象。
“這下放心了,前幾天看到茶苗缺肥,差人管理,硬是急得我睡不著覺。”村支書鄭代發松了口氣。
紅旗村山高路陡,村民常年靠種植土豆、紅薯、玉米維持基本生計。“破舊土墻房,下雨淋著床,人無百元錢,戶無隔年糧。”這是村民自我調侃的歌謠。
脫貧、致富,大家想到了命里。
2018年5月,在上級支持下,紅旗村實施旅游道路改擴建項目,鄭代發帶領全體村民保障進度,僅用80天便建好了5.3公里的下山路,創造了“紅旗速度”。
要想穩定增收,還必須有穩定的產業作后盾,紅旗村選擇了種茶。在鄭代發不厭其煩地勸說下,村里的能人李忠順主動放棄鎮上的樂隊生意,帶領村民一起種茶,發展起茶旅產業。
除了茶園,村里又因地制宜發展清脆李600畝、紫蘇200畝。短短兩年時間,紅旗村群眾出行、飲水、住房等基礎設施“大變臉”,產業薄弱、組織渙散的落后面貌一去不復返。
立春后,正是春茶除草、追肥的關鍵時期,但新冠肺炎疫情讓紅旗村茶園陷入“用工荒、用工難”的窘境。
“村民家里蹲,茶園缺人手……”鄭代發把求助電話打給了鎮黨委書記、茶葉專家、駐村工作隊。
大家仔細思慮后,決定給符合復工條件的村民出具“務工通行證”,并采取分片區網格化施肥勞作方式,保障人員不聚集,確保防控到位。
2月16日,貧困戶廖伯軒把“務工通行證”遞給路口檢查點的執勤人員,順利進入茶園,成為第一位復工的村民。她背起有機肥,熟練地往自己包干的區域走去,“80元一天,終于又可以掙錢了。”
很快,160多人各就各位,鄭代發和扶貧干部來回巡邏、指導。“如何監督他們莫打堆?”鄭代發不敢有絲毫放松,“關鍵時候不能掉鏈子,抓好疫情防控,才能扎實推進脫貧攻堅。現在茶園復產了,春耕物資已籌備到位,種植養殖業也即將全面啟動……”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