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3-04 作者:佚名 來源:甘肅日報
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臨潭縣、舟曲縣、積石山縣、永靖縣等31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省政府新聞辦3月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31個貧困縣摘帽退出情況。這是甘肅貧困縣區摘帽退出規模最大的一次。
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31個貧困縣摘帽退出情況。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張子恒 攝
如此大規模退出,難得不一般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甘肅省貧困地區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脆弱,農業生產基礎弱、底子薄,貧困人口穩定增收的難度大、任務重。
翻開這次摘帽退出名單,臨潭縣、舟曲縣、積石山縣、永靖縣、廣河縣、和政縣、康樂縣、武都區、文縣、康縣、臨洮縣、安定區、隴西縣、漳縣、渭源縣、麥積區、張家川縣、秦安縣、清水縣、秦州區、莊浪縣、靜寧縣、合水縣、華池縣、寧縣、慶城縣、環縣、會寧縣、靖遠縣、天祝縣、古浪縣,不難發現,這些縣區大都分布在我省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干旱地區、高寒陰濕地區,貧困人口和貧困村數量均占到全省的55%以上,深度貧困村占全省的60%。
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這31個縣區稱得上是甘肅貧困縣區的“典型”。
去年以來,省委、省政府緊緊圍繞提高脫貧質量,著力夯實精準幫扶、產業扶貧、各方責任、基層隊伍、工作作風“五個基礎”,狠抓問題整改落實,持續抓好“一戶一策”,全力開展“3+1”沖刺清零行動,重點領域主要指標基本實現清零,“兩不愁三保障”任務基本完成,全省貧困人口由2018年底的111萬減少至17.5萬,貧困發生率由5.6%下降至0.9%,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保障高質量脫貧,嚴得不一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脫貧標準上,既不能脫離實際、拔高標準、吊高胃口,也不能虛假脫貧、降低標準、影響成色。2019年,全省共有31個貧困縣申請“摘帽”退出,其中國家片區貧困縣30個、省定插花型貧困縣1個。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摘帽退出申請,甘肅省嚴格執行驗收標準和退出程序,確保實現高質量脫貧,讓摘帽結果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從去年9月底開始,31個縣區完整履行了縣級自評、市級初審、省級行業部門單項驗收核查、第三方專項評估檢查、省貧困縣退出驗收工作組研究、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專題會議審議、公示征求意見、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審定等程序,最終的結果令人欣慰:提出申請的31個貧困縣的退出指標符合國家規定的貧困縣退出標準。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中央各部委、中央定點扶貧單位、東部扶貧協作四市和社會各界支持幫助的結果,也是全省各族干部群眾苦干實干的結果。”新聞發布會現場,甘肅省扶貧辦主任任燕順說,這個結果體現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部門聯動促攻堅”的強大合力,凝聚著各級各部門、各專責小組、駐村工作隊的辛勤付出。
至此,甘肅省75個貧困縣累計摘帽退出67個。其中,17個省定插花型貧困縣全部摘帽退出,我省納入國家“三區三州”的9個藏區貧困縣歷史性地摘掉貧困帽子。除嘉峪關市以外的13個市州中,有9個市州貧困縣全部摘帽退出。
面對最終的勝利,信心不一般
“雖然我省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今年脫貧攻堅要全面收官,還有不少硬仗要打,前進道路上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任燕順說,全省還有17.5萬貧困人口未脫貧,395個貧困村未退出,8個深度貧困縣未摘帽,這些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本繁重的脫貧攻堅任務更加繁重,時間更加緊迫。
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有難度,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的難度和任務十分艱巨——部分脫貧戶穩定增收的難度大,存在潛在返貧風險,“三保障”等重點領域還有短板弱項……
“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增強決戰決勝的信心和勇氣。”任燕順說,接下來,我省將全面開展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安全飲水“3+1”沖刺清零后續行動。繼續實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村組道路建設、東西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及兜底保障“5+1”專項提升行動,對重點地區、重點人口、重點項目實行掛牌督戰,全面補齊短板弱項,實現“不漏一村、不落一人”,確保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相關標簽:甘肅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