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3-10 作者:佚名 來源:吉林日報
疫情需防控,農時不等人。吉林市松原市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在精準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扎實做好物資生產、調運、儲備等工作,全力打好備耕春耕主動仗。記者日前從松原市農業部門了解到,今年,該市春耕所需資金、種子、底化肥、農藥、農膜、農用機械等貨源到位率均達到了7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95%以上,全市各項備耕春耕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人勤春來早。為打好備耕春耕主動仗,松原市緊緊抓住一個早字,早調運、早生產、早幫扶、早籌資、早預測,充分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為農業穩產打下了堅實基礎,預計今年全市播種面積達1837萬畝。
早調運。在疫情嚴管嚴控期間,該市就迅速啟動春耕物資調運工作,全力打通運輸各環節。對內,開辟“綠色通道”,保障了春耕物資的順利運輸和送達;對外,積極協調省內其他市州和周邊地區,對松原春耕物資運輸車輛盡可能優先檢測、優先放行,累計調運物資32萬噸。
早生產。在農用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上給予重點支持,組織市縣兩級干部深入企業現場辦公指導,全力保障水電氣等要素需求,幫助企業緊急招聘人員650人,協調金融機構發放復產貸款10億元。目前,14家化肥、柴油等生產企業復產率達92%。預計春耕前可累計生產化肥180萬噸、柴油5.5萬噸。其中,化肥除自用外,還可調撥40%供應吉林省乃至東北地區市場。
早幫扶。重點關注貧困群眾備春耕情況,逐村走訪、逐戶摸排,堅持“一村一策、一戶一策”,通過“包保部門幫一點、企業資助一點、社會捐助一點”等舉措,累計送去化肥、種子等物資1.2萬噸,保障了貧困群眾都能種上地、種好地。
早籌資。組織中儲糧、嘉吉生化等182家糧食收購和深加工企業敞口收購糧食,幫助農民變現備耕資金,共收糧110億斤,占比82.7%。提早落實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國省市縣四級惠農政策,累計下發資金1.3億元。積極開展銀保擔對接活動,協調農聯社等12家金融機構發放貸款3.2億元。
早預測。組織氣象部門對春耕期間氣象條件、土壤墑情進行研判、制定預案。針對可能出現的春季透雨晚、面臨階段性干旱的實際,著眼于抗旱保春耕、一次性播好種拿全苗,超前安排好大棚育苗、坐水種、打抗旱井、人工影響天氣等工作。目前,大棚育苗3萬畝。
寧江: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寧江區多措并舉,在引導農民群眾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投入備春耕生產工作中。
為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寧江區超前謀劃,成立了以分管農業副區長為組長的鄉鎮疫情排查管控專班,在指導鄉鎮疫情防控的同時,同步開展備春耕生產指導工作。對全區農業生產物資、資金、技術需求及待售余糧等第一時間進行了統計,每天對區內農業生產物資經營店逐一電話統計生產資料的存儲量、訂貨情況及廠商發貨情況,并對域內幾大種、肥、藥經銷店進行了走訪,動態掌握生產資料情況。開辟農業生產綠色通道,推動農業生產資料有序進入寧江,儲備量不斷增長,入戶率不斷提高。積極指導糧食收購企業復工復產,收購農戶手中余糧,幫農民變現備春耕資金,并及時發放信用貸款,增加農戶備耕資金。同時,通過發放生產技術培訓資料、微信推送輔導資料等形式,對農民進行技術指導。對貧困戶實施包保,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備耕困難,確保貧困群眾種上地。
今年,寧江區種子需求量為170萬公斤,目前入戶率65%;化肥需求7.7萬標噸,入戶率58%;農藥需求量600噸,入戶訂購率50%。目前全區玉米種子儲備量為100萬公斤、水稻種子儲備量在90萬公斤,能夠滿足全區春耕生產需要。化肥儲備4.8萬噸,現在每天陸續進貨中。農藥儲備量302噸,除草劑農藥商店已訂貨,因具有毒性店內不便于長期儲存,隨時發貨,貨源充足。目前全區檢修機具5863臺套。
扶余:
“每個地區的熱量資源不盡相同,在選種時一定要考慮當地的熱量資源情況,熱量資源與玉米的生長期有密切關系,生長期長的玉米一般具有良好的豐產性,增產潛力也較大……”扶余市永平鄉農民張勇正在用手機觀看網絡直播,“現在網絡真是太方便了,今年,我家買的化肥、種子都是通過網絡預訂的,都送到家了,質量也沒的說。”“今年的備春耕,我們采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在線上賣農資,農民挺認可的,目前,我們已經預定出化肥1400多噸。”扶余市雙贏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介紹。
扶余市在做好各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方式引導農民通過網絡、微信等方式購買春耕所需種子、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有序推動本市農資企業復工復產,做好種子、化肥等農資的生產儲備和配送工作,采取多種舉措“保質量、穩價格”,保證農用物資充足。積極引導農民和各類經營主體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干活,避免人員集聚,組織當地農民和返鄉人員就近就地參與農業生產,切實做到抓疫情防控與保春耕兩不誤。
據扶余市相關人員介紹,截至2月末,該市備春耕計劃投入資金約7.9億元,其中農民自籌6億元,銀行貸款1.9億元。全市春耕需種子約20000噸、化肥28萬噸、農藥1250噸、農膜6500噸。目前,各類物資充足價穩,農民正有序地進行備春耕生產。
前郭:
“現在是防疫特殊時期,我們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將各類農產品種植知識、專業備耕技術、主推品種、備耕注意事項等大量信息通過農村大喇叭、微信群、12316熱線電話等多種渠道,全面指導農民進行備耕生產。”前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道。
當戰“疫”情遇到備春耕,“兩手抓、兩不誤”成為前郭縣推進春耕生產的主基調。
線上教學如火如荼,線下指導穩步進行。日前,前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根據前期土樣檢測結果,制作了測土配方施肥卡2000余個、施肥公示牌233個,給土地開出良方,讓農民照單配備“營養餐”。技術人員到鄉鎮指導農民進行蔬菜生產,為了安全,取消了大規模聚集性培訓,與農戶進行一對一式棚膜蔬菜生產專業技術指導。
特殊時期,特殊方法,前郭縣農機服務中心通過設立政策咨詢及技術指導電話和建立微信群等形式,由農機高級工程師線上為廣大農機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政策解答和技術指導,為廣大農機戶排憂解難。同時引導農民在防疫期間通過分散或輪流檢修等方式,做好農機檢修保養。
據悉,今年,前郭縣備耕所需資金總額約9.7億元,需種子12000噸、化肥18.5萬噸、農藥852噸,計劃檢修農機具33418臺套。目前,農民自籌資金6.3億元。全縣種子儲備12270噸,化肥儲備198090噸,農藥880噸,完全可以滿足全縣農業生產需求。
長嶺:
3月2日,在永久鎮柳蒿泉子村隆鑫盛機械化種植合作社內,理事長陳懷玉帶領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檢修大型農機具,去年,合作社種植面積達130公頃,購買了大型農機具20多臺套。
立春后,三團鄉六十八村雙成農民專業合作社就開始著手儲備種子、檢修農機,今年,合作社計劃種植面積50公頃,目前已購買北沙參種子3萬斤。
農業生產季節性強,長嶺縣結合實際,早計劃、早宣傳、早動手、早落實,細化春耕備耕生產措施,同時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確保備耕春耕工作有序開展。
春節前,長嶺縣就通過舉辦培訓班和科普大集、印發科技資料、設立農業技術咨詢臺等形式,圍繞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機械深松等農業適用新技術進行推廣和培訓,共舉辦培訓班450場次,受訓農民達7.5萬人次。春節后,結合疫情防控,該縣創新方式,通過“科技之窗”電視講座等方式加強農民技能培訓,目前已舉辦5期。
據了解,今年,長嶺縣計劃種植糧食作物29.7萬公頃、經濟作物3.56萬公頃,力爭糧食作物總產量穩定在340萬噸階段性水平。全縣計劃投入備春耕生產資金8億元,農民已自籌資金6.2億元;計劃投入底化肥40萬標噸,農民已定購20萬標噸;計劃投入玉米種子4500噸,農民現已到手2900噸。目前,全縣各類農資種類和品種齊全,價格穩定,在品種和數量上能滿足春耕生產需求。
乾安: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農事不宜遲。日前,在乾安縣贊字鄉贊字村絲字屯的糧友農副產品購銷專業合作社的溫室大棚里,農民們正忙著種植白菜、蘿卜丁、水蘿卜、油菜和菠菜等小菜。“我家四五公頃土地用的物資都備好了,沒事在這里再干點零活多掙點兒。”村民賀桂華說。
據合作社理事長邱長軍介紹,他們已經將200公頃的大田種子和化肥準備好了,價格和往年差不多。合作社里30多臺(套)的機車檢修也在同時進行,現在只等春耕正常耕種了。據了解,疫情期間,為了能夠順利完成備耕生產,乾安縣做了大量工作。他們結合疫情形勢和市場需求,積極引導農戶調整種養殖結構,擴大棚菜生產、畜禽養殖等規模,確保供給順暢、價格穩定。他們在走訪中了解到,有的農民糧食沒有出售,就積極協調各糧庫和糧食收儲企業,敞開收購農民手中余糧,增加農民持幣量,確保農民備耕生產資金保障。為了確保種子、化肥等春耕物資在疫情期間價格不上漲,縣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嚴厲打擊哄抬物價等行為,確保春耕物資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在該縣的統籌安排下,各鄉鎮正積極搶前抓早謀劃春耕生產。
“乾安縣耕地面積17.9萬公頃,玉米種植面積可達12萬公頃。備春耕共需肥料15萬噸、玉米種子2400噸、農藥260噸,目前,乾安縣188家農資企業貨源充足,備春耕農資供應能夠有效保障。”該縣相關負責同志介紹。
相關標簽:松原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