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3-20 作者:佚名 來源:華龍網
“這次疫情發生后,中藥材市場上原料緊俏,而我們鐵山、高升、季家等鄉鎮這一帶的群眾,都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重慶市大足區政協在鐵山鎮調研“發展中藥材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時,該區政協委員卿勇說,“我們要緊緊抓住這一千載難逢中藥材市場緊俏機遇,發展中藥材產業來帶動當地貧困群眾致富增收。”
19日,筆者了解到,鐵山鎮2019年白芷種植總面積超過5000畝,種植戶3000余戶,占全鎮總戶數40%,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65元,中藥材產業已成為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
當天,政協委員們也紛紛建言道,千百年來,中醫藥在抗疫歷史中從未缺席,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中醫藥更是發揮了極大作用。而大足則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所種白芷更是品質優良。因此如何以此次疫情為契機,發展中藥材產業,更好地助力抗“疫”脫貧,更應該引起我們政協人的關注。
據了解,大足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資源豐富,量大質優,依托良好的中藥材資源,鐵山等鎮已經逐漸自發形成了種植、加工、交易等于一體的渝西川東白芷交易集散基地,來自大足及周邊安岳、瀘縣等地的白芷交易,每年交易量達4000余噸,遠銷河北、山東等地。中藥材種植及加工產業,年總產值達1.22億元,中藥材產業已成為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已為當地貧困戶探索出一條穩定脫貧的新路子。
“大足中藥材產業發展雖然也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存在種植較分散、產業培育度低、抗風險能力弱、技術指導缺乏、精深加工滯后等問題。”針對當前的不足,委員們開出良方:發展道地中藥材,加快推進中藥材產業扶貧工作,特別是在品種、品質、品牌培育建設方面發力,進行規模化連片種植,打造特色品牌和知名品牌;在發展中藥材產業扶貧過程中,加強政策引導和保障,強化中藥材加工轉化和產值保險,實現定點收購和保底“兜底”,讓貧困戶脫貧增收吃上“定心丸”。
“還可以強化政策支持,依托中醫院、中醫藥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專家團隊開展藥物研究,技術指導,建設原藥生產基地、倉儲中心和飲片加工基地,從而延長產業鏈,使中藥材產業真正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委員們信心滿滿地建議道。
委員們的建言獻策,得到了大足區鐵山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目前,圍繞“農業穩區”工作思路,他們正在制定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實施方案,突出以白芷為代表的道地中藥材主導產業核心地位,打造道地中藥材產業集群,將鐵山鎮建設成標準化體系完善、科技支撐有力、經營組織化程度高、經營收益顯著的重慶市智慧中藥材康養綜合示范區......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