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3-25 作者:佚名 來源:湖北日報
3月21日上午,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橫店街同合村的一片水田里,5位農民正忙著水稻育秧。旁邊的另一片水田里,同和衛國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孫衛國,則駕著農機在整理稻田。目前,武漢市全面推進無疫情村第一產業復工復產,開始首批水稻集中育秧和工廠化育秧,打響春播水稻“當頭炮”。
當日,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市農技專家到田間指導春播。專家介紹,武漢水稻播期在4月中上旬,考慮疫情期間勞力短缺問題,以及春季多雨水等因素,市區農業農村部門積極動員組織農機合作社、種植大戶采取集中育秧和工廠化育秧方式提前育秧。
“大約20天后,就能開始秧苗移栽了。”孫衛國說,采取集中育秧的方式,育秧、栽插效率比可達1∶60,集中育秧2畝可栽插120畝,既減少人員集聚風險,又解決勞力短缺的問題。
黃陂區王家河街利梓農機合作社當天也開始育秧。記者現場見到,大棚里,一臺近3米長的機器旁放著育秧盤、種子等。工人們將一個個育秧盤放上傳輸帶,相繼完成填土、撒種等工序,不長時間便育成了數十個秧盤。
“我們總共要育秧1.2萬盤,每天3000盤。”合作社負責人繆兵介紹,采取機械化操作,600畝水稻育秧4天便可以完成。
武漢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市春季農作物計劃種植面積包括早稻25萬畝,中稻95萬畝。此外,還有玉米、紅薯等作物,水稻生產占武漢市糧食產能的八成以上。
相關標簽:武漢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