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3-27 作者:佚名 來源:華龍網
“窩距和行距要保持好距離,一定要按規范化操作,力爭把這200畝黃精打造成示范片。”眼下,正是中藥材黃精種植的好時節,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鹽井村黨支部書記文奎洋耐心地為務工的村民講解多花型黃精的種植技術,這是該村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而發展的又一項支柱產業。
2018年以來,石柱縣中益鄉在深度調整產業結構中,將黃精作為支撐脫貧攻堅的重點產業進行發展,在華溪村通過實施“三變”試點改革,村民用土地入股等方式,種植黃精270畝。因管護機制到位,黃精苗長勢良好,其發展模式和經驗為其他村發展黃精產業提供了借鑒。
為進一步盤活土地資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打贏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益鄉通過“公司+村集體+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決定今年春季在鹽井、華溪、龍河、光明等四個村的脆紅李、皺皮木瓜等產業基地內套種800畝多花型黃精,通過村與村聯合的抱團式發展,形成規模化效應,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連日來,鹽井、華溪、龍河等四個村的村支“兩委”干部抓住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組織起務工村民,清除雜草、翻耕土地、打溝開廂、施肥下種,緊鑼密鼓展開種植工作,僅鹽井村每天務工的村民在40人左右。
“我們在這里干活是70元一天,在這里務工維持家庭開支是不成問題的。”鹽井村組紅巖組村民陶慶家高興地說,自己一大把年紀了,沒想到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通過發展產業還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
據了解,中益鄉今年新增的800畝黃精產業通過土地入股分紅和效益分紅模式,共帶動173戶建卡貧困戶穩定增收,其中華溪村85戶、鹽井村40戶、光明村35戶、龍河村13戶。
“如果管護得好,每畝黃精產量在4000公斤左右,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就多挖一些出售,行情不好時就放在土里讓其生長也會增值,黃精是埋在土里的‘聚寶盆’。”中益鄉人大主席秦新軍介紹說。
筆者了解到,多花型黃精品質良好,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和發展空間。為了完善黃精產業發展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中益鄉將充分挖掘黃精的食養食療功能,促進藥食同源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黃精產業。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