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23 作者:佚名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大娘,咱們鎮新開發了幾個產業扶貧項目,您聽我仔細給您說說,有蔬菜種植、紅薯種植、櫻桃種植。您覺得哪個項目適合您……”“要不是國家有這么好的扶貧政策,真不知道我家怎么生活下去。趁我現在還能干動活,再加上好政策,一定會摘掉貧困戶的帽子,不給黨和政府增加負擔。”這是幾天前發生在河南省汝州市臨汝鎮北紙坊村貧困戶張稱心和脫貧責任組組長朱紅要之間的一段對話。
為深入推進產業扶貧,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近年來,臨汝鎮以“長”“短”產業相結合,統籌兼顧貧困戶的近期增收和長期收益,實現了產業發展全覆蓋,為打好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發展“短、平、快”產業。為發揮產業扶貧的“造血”功能,帶動和扶持貧困戶穩定增收,臨汝鎮充分發揮土地優勢,加大“短、平、快”產業布局和建設。今年3月份,該鎮與汝州福之口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以每畝600元的價格租種合作社土地50畝,建立“臨汝鎮蔬菜種植產業扶貧基地”。
“蔬菜扶貧基地的流轉土地和種子、農膜、化肥等物資投入由鎮政府出資,合作社主要提供技術指導、基地管護和用工管理,并負責為貧困戶優先提供就業崗位,發放分紅資金,預計每戶每年可增收1000元。”該蔬菜產業基地一名技術員介紹說。
發展“長期穩定增收”產業。“家里的土地荒廢好多年了,現在把土地流轉給了集體,不僅每年有租金收入,農忙時叫我們來參與管護,上了年紀的一天也能掙個好幾十塊錢。”臨北村貧困戶李鐵山說,現在村里活多,不愁沒事做。
去年,該鎮依托汝州市隊聯種植專業合作社,從村民中流轉29.2畝土地成立了臨汝鎮櫻桃產業扶貧基地,目前已經栽植了1300余棵櫻桃樹。
“根據農時需要,我們組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鋤草、澆水、修剪等日常管護。待到櫻桃樹進入盛果期后,每戶貧困戶至少可以享受10棵櫻桃樹的收益權,年增收將達1萬元以上。”該鎮黨委副書記劉京渠指著一大片櫻桃樹林說。
相關標簽:汝州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