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26 作者:佚名 來源:甘肅日報
4月23日至24日,記者在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臨澤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采訪時看到,張掖市不斷探索多元化產業扶貧發展方式,借助“三變”改革東風,搭乘電商扶貧快車,創新發展生態旅游,有效地激發了廣大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為群眾提供了穩定的致富門路。
引出金融活水 激活發展動力
23日上午,記者來到高臺縣巷道鎮東聯村,連片廣闊的耕地上,新栽下的梨樹花開正茂、白蕊簇簇,幾位婦女正圍著一名農技專家,認真學習梨花的疏花技巧。
“這是我們新開拓種植的1000畝梨園基地,是村里發展短期蔬菜花卉、中期經濟林、遠期觀光農業的重要一步。”東聯村黨總支第一書記胡宗仁告訴記者。
全村的土地都納入了規劃,東聯村是怎么做到的?
原來,針對農民承包地碎片化,難以連片開發、規模種植的問題,2012年,東聯村對全村264戶農戶的2780畝地采取互換方式集中整合,實現了按戶連片,為全村產業發展整體布局奠定基礎。但村里面臨沒有經營主體、產業發展融資難和資金短缺等現實問題。
“三變”改革引領東聯村開始“蝶變”。村里先后成立瑞澤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金土地股份經濟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全村90%以上農戶加入合作社,實現了全村規模化種植、專業化養殖、特色化服務全覆蓋。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通過“保底+分紅”模式,每年發放折股量化資金137萬元,戶均分紅5000元。依托瑞澤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與甘肅前進牧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聯合成立東聯草畜科技有限公司,龍頭企業帶動全村快速發展。
東聯村還在全縣率先探索“六權”抵押模式,合作社對農戶土地經營權、農村房屋產權、林權、溫室產權、養殖場產權及縣城房屋產權等“六權”進行評估,作為抵押物進行擔保,向銀行申請貸款,有效解決了融資難的問題。2018年建成投資1.6億元、占地220畝的3000頭奶牛標準化養殖場,僅2019年為入股農戶分紅475萬元,戶均分紅1.8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110萬元。
直播“帶貨”火熱 村民致富無憂
“大家看一下明泉村的小雜糧,純天然綠色食品,營養健康……”23日下午,記者來到臨澤縣新華鎮明泉村,26歲的當地“網紅”張漢琪正忙著直播“帶貨”。
“我們最多時有40多名主播在田間地頭進行直播,幫我們推銷土特產。”臨澤縣興錄農牧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興錄介紹。
地處祁連山北麓的明泉村是臨澤縣重點貧困村之一。多年來村民們用玉米、小麥、麩皮等雜糧飼喂土豬、土雞,適當散養,肉質緊實、口感好,但銷售渠道不寬,農戶收益較低。
2016年,趙興錄看到電商銷售的諸多好處,就聯系了當地兩位唱民間小調火起來的“網紅”,幫他銷售自家產的土豬肉、土雞。當地政府予以大力支持,提供了舊村委會辦公場所作為電商發展中心,并支持他成立合作社。短短幾年,合作社駛入電商發展快車道,2018年雙十一期間,合作社月營業額達到50萬元。
記者在合作社門前還看到,不少村民排隊購買雞苗。“合作社讓利于民,投放豬仔和雞苗時以低于市場價格出售,育肥后,我們高價收購回來。村民養1頭黑豬獲純利潤近1300元。”趙興錄說。合作社帶動全村260余戶村民發展“明泉土豬肉”“明泉雞”養殖,還建立產業包裝扶貧車間,吸納1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務工,每人年收入近2萬元,去年實現全部脫貧。
立足資源優勢 雪山腳下致富
烤羊肉、炒土雞、野蘑菇面片……24日,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大河鄉西岔河村,裕固族大姐李燕在她開辦的牧家樂里笑盈盈地給客人們端上了特色家常菜。她做夢也沒有想到,不到一年時間,就依托附近的巴爾斯雪山掙了錢、致了富。
巴爾斯雪山位于祁連山北麓中段,連綿巍峨的雪山常年不化,境內有現代冰川、高山草甸、湖泊河流。山下的裕固族人以傳統畜牧業為生,收入不高。
“雖然不愁吃穿,但積蓄不多,孩子在外地上大學,每年學費一萬多元,日子有些緊張。”李燕坦言,近年來她和丈夫到縣城打工,收入不穩定。
2019年,村里開發建設巴爾斯圣山生態旅游景區。李燕準備開辦牧家樂,村干部幫她家新蓋兩間房和1個裕固族帳篷,她從網上學習旅游服務經驗。村里專門成立西岔河村旅游互助協會,為10戶牧家樂提供兩萬元修建水沖式廁所,提升旅游基礎服務。在景區的帶動下,2019年7月至10月,西岔河村共接待各地游客2.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近80萬元。李燕的牧家樂掙了9萬元。
相關標簽:張掖市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