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28 作者:佚名 來源:青海新聞網
今年青海省深入開展村莊清潔、“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4項攻堅行動,全力以赴完成農牧區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重點任務。
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開展集中整治行動,結合“五一”“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以“干干凈凈迎小康”為主題,以“三清一改治六亂”為重點,有力有效開展環境大整治活動。拓展村莊清潔行動范圍,將鄉村集市、農貿市場、農業園區等重點部位納入清潔整治范圍,集中力量消除農牧區公共衛生死角。引導農牧民群眾自覺打掃房前屋后、室內戶外,組織開展“周末衛生日”等活動,引導群眾自己動手凈化綠化美化家庭環境。建立清潔長效機制,探索建立監督機制,疏堵并舉,倡導清潔衛生,提高群眾文明意識,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環境衛生“門前三包”,推動村莊清潔行動常態化、制度化。年內選擇500個清潔成效明顯的村莊進行物質激勵,并在每個鄉鎮打造一個清潔村莊示范村,由點帶面,推動建立村莊清潔長效機制。
穩步推進農牧區“廁所革命”。嚴把改廁質量,突出改廁計劃、施工質量、糞污處理等關鍵環節的審核把關,確保改廁質量優良、使用有效、群眾滿意。堅持因地制宜,東部地區特別是河湟谷地、城市近郊區大力推廣完整下水道式、三格式等水廁;草原牧區、干旱山區選擇簡單實用、成本適中、技術成熟、群眾樂于接受的生態旱廁。鼓勵條件成熟的村莊改造無害化廁所,做到一次投入、長久使用。
大力開展農牧區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垃圾治理體系,逐步配套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設施,農牧區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年內做到全覆蓋。對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廢棄建筑、殘垣斷壁等,要集中整治、定期清理、常態巡邏,達到干凈整潔美觀。整治非正規垃圾堆放點,采取掛賬銷號、倒排工期等辦法,全面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工作。農牧區生活垃圾力爭做到日產日清,無法及時清運的也要封閉管理、定期外運。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加強保潔公益崗位的考核管理,督促保潔員認真履行村莊公共區域衛生的清掃和管理,監督農牧戶對自家產生的垃圾及時清理,保持院落周邊潔凈,確保實現村域路面凈、院門凈、路邊凈、墻根凈、花壇綠化帶凈的“五凈”標準。
加大農牧區全域無垃圾省創建試點力度,“兩園四縣市”(兩園:祁連山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四縣市:德令哈市,平安區,貴德縣,共和縣)盡快健全完善相關機制,明確責任主體,完善村規民約,出臺條例法規,從機制上探索出一條符合農牧區垃圾治理的有效辦法。
科學推進農牧區生活污水治理。探索符合高原特點的治理模式,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建設模式和處理工藝。有條件的地區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城鎮近郊的農牧區延伸,離城鎮生活污水管網較遠、人口密集且不具備管網聯通的村莊,可建設集中處理設施實現達標排放。人口較少的村莊,以三格式廁所改造為重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就地就近還田利用。加強農村生活污水管控,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積極開展農村河塘溝渠清淤疏浚,防止污水直排,形成黑臭水體。統籌推進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推廣“截污建池、收運還田”等低成本、易操作、見效快的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方式,逐步實現畜禽養殖廢棄物源頭減量、終端有效利用。
截至目前,青海省村莊清潔行動實現全覆蓋,臟亂差現象明顯好轉;農牧區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覆蓋4015個村莊和游牧民定居點,覆蓋率96.8%;87.5%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治理,420余個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改造農牧區戶廁13.03萬座,普及率持續提高。湟源、河南兩縣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平安、貴德兩縣入選激勵縣。
相關標簽:青海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