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選好菌種是關鍵。最好選用新育一代良種,傳代次數過多的品種,容易引起品質的退化,產量的下降。同時忌用不同型號的草菇菌種混合栽培。
二、妥善處理好培養料。栽培草菇主要培養料是稻草。為了提高培養料的質量,可以在稻草鋪曬時,用棒打或石碾稻草,多次打壓,使稻草細松柔軟和便于吸足水份,堆床時能壓得更緊實,利于發酵。稻草經浸水。堆漚,并加l%石灰水潑澆發酵2一3天,有利于殺滅稻草雜菌,加速稻草分解。最后堆構菌床。
三、配制好菌床土,增加輔助營養料。用肥土(曬干壓碎)50公斤,加入細糠1.5公斤拌勻,再用食糖100克、石灰500克,加入30公斤水,然后將糖和石灰的水液灑人細土與細糠混合料中,拌成手握成團,落地能散的狀態,再用塑料薄膜覆蓋發酵一個星期即成為菌床土。
“輔助營養料配方:10厘米長稻草40公斤,米糠8公斤,石膏粉1.25公斤,石灰0.5公斤,食糖250克加水拌勻,含水量掌握在70%左右即可。此營養料不能發酵過熟,短稻草要有一定拉力,即疏松而有彈性。營養料與培養料比例為1:10,這樣搭配可使草菇獲得足夠的氮和碳素。下種后要在草堆床上踏踩多次,將參差不齊的亂草塞人草堆內,把菌床壓實、壓緊,對發酵及草菇菌絲體生長都有利。
四、調節菌床氣候。在堆制后的第4天,應加一次出菇水,以延長發酵和出菇期,并使堆頂表面溫度保持36℃左右,以利出菇。草菇適宜濕度為:菌床的含水量為60%-70%,空氣相對濕度為85%一95%。因此,氣溫在30℃以下的季節,為了保溫保濕,室內應盡量減少開門窗。菇床在室外不要經常掀開塑料薄膜,氣溫在30℃以上應注意通風換氣,室內每天通風2小時以上。此外還應注意光照,因子實體形成和發育時,、必須有散射光,否則子實體不易形成或者萎縮和腐爛。
五、適時采收。采收要及時,最好清早采摘,中午氣候炎熱,不宜采菇。當草菇基部較寬,頂部稍尖的寶塔形成卵形,菇身由硬變松,顏色由深變淺,包被突破前或剛突破,此時采收較合適,如遇密集叢生的草菇,應在大部分適合采摘時“一窩端”即大小一齊采,避免因采收個別草菇翻動而造成未成熟草菇死亡和腐爛。采收時一定要采摘干凈,不留殘基,如有菇腳,應在采摘后及時用小刀挖凈,否則菇腳殘莖留在菌床上會腐爛流黃水,導致旁邊菇蕾發生萎縮腐爛,影響整個菇床出菇量,從而造成損失。采收一次菇后,用5公斤冷開水加一支維生素B1注射液用噴霧器射在菇床上,可防菇蕾萎縮和腐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