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1年春季,我們的平菇品比試驗結束后,至氣溫高達34℃時,雜草叢生并遮蓋的廢料堆上,陸續長出若干平菇子實體,色澤灰白到灰黑,朵型叢生,最大朵重2.4千克,經定向組織分離并采用瓶栽和袋栽等方式予以出菇試驗,表現良好,經2年的中試驗證,確為夏季栽培的優良菌株,至2004年春季進行了脫毒處理,其性狀更加穩定,可以作為夏季平菇生產的當家菌株。
栽培技術要點
1.調配基料營養基料營養的豐富與否,直接制約著菌絲數量、菌絲強壯程度以及出菇數量等,尤其在菌絲抗性方面表現得特別突出;近年人們大多只注重選用新品種(菌株),而忽視了對基料營養的重視,這實際上走進了一個誤區,因此,近幾年我們將基料營養的合理調配作為一項重要課題來進行研究,已經取得了肯定的技術成果,相關論文“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的作用及其增產機理”業已公開發表。該技術產品分為拌料型和噴施型,前者直接拌入基料,后者則直噴菇體,二者結合,一般增產效果為30%左右,中試反映極好。基本配方為:棉籽殼250千克,過磷酸鈣5千克,尿素0.75千克,石膏粉3.75千克,食用菌二維營養精素(拌料型)1袋。5月份以前播種時,可直接生料栽培,播種率15%,6~8月份栽培時,可加入石灰粉5千克將料進行發酵處理,但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應在完成發酵后再均勻加入。投入產出比約在1∶6左右。
2.菇棚消毒殺蟲在強調無公害乃至綠色食品的今天,生產中應嚴格限制各種化學農藥的使用,尤其是高毒、高殘留的藥物,更是不準使用,本技術的重要一環,就是將環境的消(毒)殺(蟲)處理與綠色食品標準有機的結合起來:栽培棚外,可在清理環境的基礎上噴灑多菌靈或石硫合劑及敵敵畏等藥物,而栽培棚內,則使用如百病去無蹤、蘑菇殺病靈等藥物進行預防性用藥,如發現菇體有病害出現時,則根據病原菌品種及發生程度等,使用黃菇一噴靈、蘑菇殺病靈等予以抑制或殺滅;5~10月份的栽培,棚內噴灑高效驅蟲靈溶液予以驅避菇蚊菇蠅類,達到既防除病蟲、又確保產品綠色的目的。
3.延長后熟發菌延長發菌時間,就可使菌絲更多的分解和吸收基料營養,積蓄更多的生物能量,為出菇創造豐富的物質條件。眾所周知,出菇是以菌絲的數量為基礎的,而菌絲數量則是以基料營養及其發菌時間的長短為前提的,在相同條件下,如果延長發菌7天以上,則可獲得20%左右的增產效果,因此,在正常發菌的條件下,創造延長發菌的條件,尤其應延長后熟發菌的時間,使菌絲更多的分解和吸收營養、更多的增加菌絲數量,一方面,可使菌絲提高抗性,另一方面,又可為爆發性出菇提供不可替代的生物能量。具體可采取低溫、避光、降濕等措施。
4.實施葉面噴肥盡管子實體不發生光合作用,但由于其生長仍然需要相當數量的營養元素,尤其微量元素的缺乏,使得其營養不全、產量難以增長、品質難以提高,實踐證明,噴施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噴施型),可有效解決該問題。使用方法:每一噴霧器水(約15千克)中對入1袋,調水溫在25~32℃,當菌蓋直徑2厘米左右時,即可直噴菇體,連噴3遍,即可達到增產目的,并能大幅提高菌蓋的厚度、增強其韌性。
采取上述一系列技術措施后,大多栽培即可獲得120%~150%的生物學效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