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提高菇床溫度,創造適宜的長菇條件。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溫。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時要揭開外,其余時間都要罩緊。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蓋物攤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蓋一層薄膜,晚上棚外要加蓋遮陽網或草苫等防凍。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內溫度能提高5~10℃,可保證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二、補水控濕,保暖防寒。香菇、平菇經發菌秋季生長,菌棒失水較多,只有原重的50%~60%,此時應及時補水。補水前應敞開棚門通風3~4天,補水時可用注水針刺入菌棒內,借助水泵的壓力使菌棒在短時間內吸足水分,以井水為宜。噴水的原則是:噴霧狀水,菇多時多噴,菇少時少噴,蕾期多噴,采收期少噴。蘑菇在冬季基本不需要進行補水。
三、注意通風換氣,避免寒風襲擊。菇蕾發生后,呼吸旺盛,如果空氣不流通,二氧化碳沉積過多,會抑制子實體的形成與生長。通風換氣應在氣溫較高的中午前后進行,時間為10~20分鐘。進出棚內操作時,應從棚的南側進出,防止干冷的寒風襲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