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筆者近來不斷接到河北、江蘇以及山東等地菇農的咨詢電話,他們反映種植的食用菌出了問題,多次用藥仍不能奏效。經仔細了解,大部分屬于生理性病害。在食用菌生產過程中,只要根據所選菌種的生物學特性實施管理,則不會出現生理性病害。即使發生侵染性病害,也要按照無公害要求實施用藥,以防為主,千萬不要隨便用藥。
長腿菇、不開傘這是典型的缺氧癥狀,尤其是采用半地下菇棚栽培時,該現象發生普遍,使菇品質量嚴重下降,影響生產效益。解決辦法:加強通風管理,低溫季節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時打開通風口及門口,連片菇棚集中栽培時,可予強制性通風,3天左右即可恢復正常生長,不要用任何藥物。
攥拳菇、菌褶外翻該現象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引進的菌種未經脫毒處理,自身攜帶某些不明病毒病菌;二是該品種菌株不適應低溫出菇,受低溫刺激而呈攥拳狀;第三,在基料內加入了不明成分藥物,或在處理菇棚時或管理中使用了某些敏感藥物,導致子實體中毒。發生該種情況時,應分析自身生產操作過程,如屬于菌種問題,則無藥可施,只能接受教訓,以防再次引進帶毒菌種;屬低溫原因時,可想法提高棚溫,或待氣溫回升再出菇;藥物中毒時,應根據藥物品種實施補救,輕度發生時,噴施三維精素溶液可有緩解作用,并可大幅度增產。
麻邊菇、瘤蓋菇典型的凍害癥狀。原因有二:一是引進的菌株不耐低溫,該類菌株在5℃左右即可發生該病癥;二是棚溫過低,即使低溫菌株也難以耐受零下的結冰環境,一般應保持在5℃以上,或者春低溫菌株保持在0℃以上即可避免該現象的發生。
黑邊菇據分析,該癥狀一般是菌株的遺傳性狀問題,目前尚無有效的補救措施,希望菇農朋友吸取教訓,再次引種時應找可信單位,不要貪圖便宜或盲目聽信宣傳而隨便引進,好種出好苗,種子是基礎。
黃葉菇表現為菌蓋發黃、葉片小而薄,嚴重時整個菌蓋表面全部變黃,最后死亡。該病癥是細菌性侵染所致,不少人曾經連續使用多種藥物,但治療的效果并不明顯,解決辦法:清除所有的染病菇體,連噴2~3遍黃菇一噴靈溶液,即可得到抑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