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食用菌是營養豐富,頗受城鄉人民喜愛的蔬菜,也是一項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門路,所以,在采摘過程中要掌握好以下技術:
一、掌握最佳采收期各種菇耳基本上是在7、8月成熟時外觀優美、面色鮮潤、好吃,這時采收就可以。以香菇為例,7、8月成熟標志;菌膜已破,菌蓋尚未完全開展,尚有少許內卷,形成“銅鑼邊”,菌褶已全部伸長,由白色轉為黃褐色或深褐色。這時為香菇的采收期。適時采收的香菇,色澤鮮艷,香味濃,菌蓋厚,肉質軟韌,商品價值高,過期采收,菌傘充分開展,肉薄、腳長、菌褶變色,這時,它的重量減輕,商品價值低。
二、注意采摘技術帶柄菇類(香菇、蘑菇、草菇等)采收,必須采大留小摘菇時大拇指和食指捏緊菇柄的基部,先左右旋轉,然后再輕輕向上拔起,千萬不要碰傷周圍菇蕾,不讓菇腳殘留在菌筒上霉爛,影響以后出菇。如果成菇生長較密,基部較深,要用小尖刀從菇腳基部挖起,注意保護朵形完好。
三、選擇適宜天氣晴天采收有利于加工,陰雨天一般不要采,原因是水量高,難以干燥,影響品質,若不采就要老化腐爛時,這時候也要采收,但要抓緊加工。對銀耳、黑木耳之類,陰天應停止噴水,加強通風,讓耳片收平,等好天再采收,這樣利于干制。
四、配合適盛器采完的鮮菇,要用小籮筐或小籃子裝,并要小心輕放,保持實體完整,防止互相壓擠損壞,不能影響品質。采下的鮮菇要按菇體大小、朵形好壞分開,不能混在一起,然后另裝盛器內,以便分等加工。
五、采前停水控溫作為保鮮出口或脫水干燥的產品,加工時必須排濕或脫水。如果采前噴水,菇體含水量高,加工鮮菇時菌褶變褐,脫水干制時菌褶變黑,那么其產品不符合出口要求。要是內銷,菇體水分過高容易發霉。因此,在采收前不能噴水,讓菇體保持原來水分,使外表美觀,商品價值高,好出售,銷路暢通。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