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陸續從日本和臺灣地區引進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流水線,使食用菌生產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炎熱的夏季也能品嘗到美味營養的金針菇、蟹味菇和杏鮑菇等新鮮產品。上海地區現已投產的金針菇規;髽I有3家,蟹味菇1家,2005年底新增3家,預計金針菇日產量將達到50t,蟹味菇5t,杏鮑菇1.5t,成為全國最大的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
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的病蟲害發生可直接導致產量和品質的下降,但是殺菌劑和殺蟲劑的使用,除了對人體健康有危害外,對食用菌的生長也有負面影響,農藥的使用也很難完全控制病蟲害的發生,F介紹食用菌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病蟲害發生以及對環境和人員的控制,降低或消除病蟲害的發生,穩定產量,提高商品性狀。重病害的發生和防治
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主要原料為木屑、玉米芯、米糠、麩皮等,這些原料也非常適合霉菌和細菌生長,其生長速度比食用菌菌絲的生長速度要快。特別在完全封閉的培養和栽培環境中,創造了食用菌生長的最佳溫度和濕度條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也有利于許多有害微生物生長。所以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加強衛生管理,降低有害微生物的發生是至關重要的。
1.1操作者的衛生管理廠房內感染有害微生物最主要原因是操作者在生產過程中帶入,有害微生物和黏附在螨蟲上的雜菌通過服裝帶進生產區域。在進入操作區域必需更換清潔的衣服和鞋子,對手指進行消毒處理,減少微生物的傳播途徑。
1.2生產環境的衛生管理培養基和殘菇體是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源,廠區內定期清掃,清除所有的培養基和殘菇體。每批次栽培結束后,對地面、墻壁和床架沖洗干凈,并用紫外線、臭氧發生器或殺菌劑進行消毒。進風口是雜菌孢子進入的主要通道,加強廠區周圍環境衛生,原材料倉庫、生活區、挖瓶區和生產區保持一定距離,并保持清潔衛生,特別是挖瓶區的廢料要及時運出廠外。
1.3原料混和調整適當的含水量。原料中水分過多,菌絲生長緩慢,細菌污染的可能性就增大,并且導致催蕾和子實體生長期間瓶口料面和菇體的細菌感染。
1.4滅菌和冷卻滅菌鍋的型號、容積、放置數量的不同,滅菌效果也有差異。設置適宜滅菌程序,以徹底殺滅培養料中所有的微生物。高壓滅菌鍋滅菌完成排氣結束后,外部空氣必須回流到鍋內;保持內外壓力平衡,在回流口上必須安裝高效空氣過濾裝置,防治雜菌進人鍋體。冷卻過程中,冷卻室內空氣回流到瓶內,室內空氣必須經過凈化處理,并盡量減少空氣的流動。
1.5接種衣服、手指、接種器具必須經過消毒處理,接種室保持充分的潔凈,接種機放置在層流罩的下方。使用的菌種必須經過嚴格挑選,要求菌絲活力強、無任何污染。
1.6培養在培養初期特別容易引起雜菌污染,對培養室定期檢查,發現有污染的瓶及時挑出。培養房空氣流動大,雜菌孢子傳播的速度也加快,螨蟲、老鼠也是雜菌攜帶者,應及時驅除。高溫、高濕的培養環境,有利于各種雜菌的繁殖,必須進行有效的控制。
1.7子實體生長食用菌催蕾和生長需要較高的濕度,一般在90%以上,長時間處于高濕環境中,瓶口表面培養料或菇體表面聚集大量水滴,導致細菌大量繁殖引起菇體腐爛。發現有細菌污染的瓶應及時挑出,有效控制溫度、濕度,抑制雜菌繁殖。
2蟲害的發生和控制
食用菌工廠化生產過程中控制雜菌污染比蟲害更為重要。但是蟲害在早期未能發現和有效控制,也能導致毀滅性損失。在進排風口安裝網罩阻止昆蟲或小動物的進入,光對昆蟲有引誘作用,晚間室內的光盡量避免泄漏到室外,廠區內的培養料和菇體要清掃干凈,采收結束后,對空房間消毒處理。
工廠化生產危害最嚴重的是螨害,在米糠、麩皮等營養物上繁殖很快,廠區周圍草叢、木屑堆場也大量存在。培養周期長的真姬菇上螨蟲發生尤為嚴重,菌種帶螨是引起螨蟲大爆發的主要原因,可導致大量污染,轉色困難,出菇整齊度差,產量低下。發現螨蟲應及早隔離并用殺螨劑處理,控制人員流動,保持個人衛生和服裝清潔,阻止螨蟲傳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