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甘薯的高含量維生素、纖維素、生理堿性、特殊功能的粘蛋白等,有利于保持人體內的酸堿平衡,減少人體自身中毒機會,延緩衰老過程,抑制心血管疾病發生,預防乳腺癌。2005年山東省威海市引進日本加工甘薯品種玉豐,利用生物技術繁育脫毒種薯,采用日光溫室大量提早繁苗,大田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配套,利用日光溫室大量貯存延期供應,立體晾曬等系列措施,進行產業化開發,有效促進了當地甘薯種植業、加工業的發展。
威海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與同緯度內陸地區相比,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具有冬暖、夏涼、春冷、秋溫四季分明的特點。全市歷年平均氣溫11.5℃,平均降水量778.4毫米,平均日照2569.4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8%。全市耕地面積17.19萬公頃,丘陵占52.38%,主要土壤種類為棕壤,適宜甘薯種植,產量高,品質好。
一、種苗繁育技術
1.秸稈生物反應堆育苗法:該技術是以秸稈為原料,采用微生物菌種,將秸稈轉化為農作物生長需要的二氧化碳、熱量、抗菌孢手和多種有機、無機營養,從而實現以桔稈代替化肥,促進作物快速生長,真正實現作物高產、優質、低耗、安全的目的。
(1)整地作床:平整地面,開溝,溝寬80~100厘米,深30厘米,起土分放兩邊,溝中鋪放秸稈,踏實,填平,厚度30厘米,溝的兩頭各露出10厘米的秸稈,再按每溝所需菌種用量(使用前1天,按1公斤菌種兌摻20公斤麥麩,摻和均勻,再加18公斤水拌均,堆積3~4小時,就可撒接到秸稈上。如果當天用不完應攤放于室內和陰涼處,厚度5~8厘米,第二天繼續使用,三天內用完),均勻撒在秸稈上。然后澆小水濕潤桔稈,待5天后打孔。打孔用14號鋼筋,按30厘米一行、20厘米一穴進行,孔深以穿透秸稈層為準,然后根據溫室跨度作床。
(2)種薯消毒:揀除病、爛、雜種種薯,裝進塑料筐,以備浸種消毒,用溫湯浸種法消毒,方法是將種薯放在56℃左右溫水中上下提動1~2分鐘,當水溫降至52℃左右,保持此水溫,再浸種8分鐘即可。
(3)種薯上床:用斜排法擺放種薯,頭尾相壓1/4,種薯一定要頂部向上,盡量保持種薯上端在同一水平線上。蓋土厚度3~5厘米,用30℃左右溫水澆透,然后用土蓋平,防止露出種薯。
(4)溫室消毒:每平方米用硫磺粉3克+鋸末5克,晚7時左右開始熏煙,消毒一晝夜。熏煙時最好保持室內溫度在20℃左右,以便于殺死病菌。
(5)出苗期管理:出苗前,覆蓋地膜保溫保濕。薄膜白天揭開夜間覆蓋,苗床溫度保持在出苗前30℃左右,出苗后25~28℃,剪苗前20℃左右進行煉苗。出苗時床面開口較多,容易失水,此時應及時澆小水一次,將開口封住。出苗后,蒸騰量較大,要根據苗床濕度及時澆水。剪苗前,根據墑情看是否需要澆水,防止煉苗缺水。并結合澆水每平方米施尿素20克,苗期光照要充分,及時揭簾,及時剪苗。
(6)蟲害防治:苗期病害主要是通過種薯傳播的,如黑斑病、軟腐病等,因此種薯在上床前要精選,并消毒徹底。生理病害主要是冷害、傷熱、缺氧等,冷害是收獲或貯存期間受凍,所以,種薯在霜降前必須收獲;傷熱是溫室通風不及時;缺氧是覆土較厚、澆水過多造成的。因此,要加強苗期管理,如發現局部腐爛應及時連土挖除種薯,用50%的甲基托布津消毒后補種,如發現蚜蟲用10%的吡蟲啉2500倍防治。
2.電熱溫床育苗
(1)整地作床:平整地面,作南北走向的畦,畦面寬80~100厘米,畦背寬40厘米,畦深10厘米,畦長隨溫室跨度而定。畦底用泡沫板鋪平,上面鋪一層無紡布,然后撒平畦深1/3的床土。在其上面安裝電線,線距為10~15厘米。最后再鋪上10厘米左右的肥沃床土,每平方米摻入50克磷酸二氨。
(2)其它操作方法同秸稈反映堆育苗法。
二、高產栽培技術
1.整地施肥:甘薯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通氣良好的砂壤土或輕壤土,酸堿度5~7為宜。一般深耕30厘米左右,結合耕地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4000公斤,三元復合肥50公斤。一般采用高壟、大壟,壟距90~100厘米左右,壟高30厘米左右。
2.適時栽植:一般晚霜過后,平均氣溫穩定在15℃以上,5厘米地溫17~18℃左右為最佳時期,大體時間在5月10日~5月20日。由于該品種為稀植品種,一般株距在25厘米左右,畝栽植約3000~3300株。栽植時選用壯苗,并提前幾天煉苗,并用70%的甲基托布津700倍液,對薯苗基部浸泡10~15分鐘。栽植方法為直插法,深度為5~8厘米左右,蓋土一定要按實,苗與土壤緊密接觸,及時吸收土壤水以便早生根、快緩苗。然后結合施用飽水劑澆透水,封細蓋嚴,薯苗直立,栽植時用濕土抱苗,細土蓋面,防止跑墑透氣死苗。
3.田間管理:栽植完后,及時噴灑除草劑乙草銨,注意不要噴灑在薯苗上。隨著薯苗的不斷長大,有時可能出現旺長現象,應及時噴灑壯飽安,每畝用量50克。在膨大期噴施0.2%的硼砂溶液,促進塊根膨大,并根據墑情澆水1~2次,適時提蔓斷根,減少無效小薯和養分流失。
4.防治蟲害:起壟時,結合起壟每畝用辛硫磷可濕性粉劑1公斤,能有效的殺滅地下害蟲。地上害蟲的防治方法是冬前深翻甘薯田,凍死蟲卵。
5.收獲:在霜降來臨前必須收獲,如果收獲過晚,塊根常受低溫冷害影響,不耐貯存,內部淀粉起了水解作用,轉為糖和水分,曬干率降低。另外,收獲時土壤不宜過干或過濕,一般在晴天早晨割秧,晴天上午收獲,薯塊在田間曬后,下午用塑料筐裝筐入窖,防止擦皮和受到凍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