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紅薯在貯藏期間常發生爛窖,造成很大損失。引起爛窖的主要原因是:1.收藏偏遲和薯皮損傷。紅薯是一種喜溫作物,在攝氏14℃以下就停止生長,如果收獲時大量挖傷或擦傷薯皮,就為病菌入侵打開了方便之門,這樣的紅薯入窖后就容易腐爛。2.薯窖保溫條件差。如果紅薯窖挖得太淺,或進窖后覆蓋窖口過遲,或窖大而貯藏紅薯過少,或嚴冬季節經常開窖取食,使窖內熱氣保不住,紅薯多次遭低溫影響。3.封窖過早換氣不夠。紅薯入窖前期,薯塊未進入休眠期,呼吸作用旺盛,溫度濕度迅速上升,如果封窖過早,或開窖換氣不夠,就會造成窖內高溫高濕,這樣軟腐病極易發生。4.舊窖修整、消毒不好。凡貯藏過紅薯,且爛過窖的老薯窖,窖內都有大量的病菌存在。一旦窖內溫度低于9℃、濕度在95%時,病菌就很快侵入薯塊而造成"爛窖"損失。防止貯薯爛窖的方法主要有:1.適時收獲,減少損傷。2.嚴格舊窖消毒。入窖前,要將窖內四周老土層清理出去,再用柴草熏燒15分鐘左右,并用高錳酸鉀或殺菌靈消毒劑噴灑進行消毒,然后在窖底撒一層新鮮生石灰、石灰上鋪一層沙土,分層堆放紅薯。3.適時封窖,注意通風保溫。入窖后15%~20天內可不封窖,保持15~16℃,濕度80%~90%,這段時間要注意通風。此后為貯藏期,溫度控制在13至15℃為宜。嚴冬封窖后不要經常開窖,并防止雨雪入窖。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