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適時收獲,精選種薯。我區收獲紅薯一般在10月下旬即霜降前后,當地溫達到15℃時,開始收獲,2℃時收獲完畢。選晴天上午收獲,便于降濕,入窖時選無病、傷、凍、淹的薯塊入窖。
2、窖池處理。無論是新窖或舊窖,一律殺菌消毒。可用石灰水或多菌靈500倍液噴灑窖壁,也可用1%硫酸銅溶液或50倍甲醛溶液,進行密封熏蒸。
3、藥劑處理鮮薯用50%的多菌靈500倍液或紅薯保鮮劑防治紅薯黑斑病,防效可達95%以上。方法是將精選后的種薯放在配好的藥液中浸泡10-15分鐘,撈出瀝去藥水即可入窖。
4、控制窖溫。剛入窖的鮮薯,因在運輸及入窖過程中易傷表皮,應閉窖增溫,促進表皮傷口愈合及殺死部分病菌。閉窖7天左右應打開窖門降溫散溫,使窖溫穩定在11-14℃,相對濕度控制在80%以上。
立冬以后,氣溫轉冷,管理上應以保溫防寒為主。首先貯藏量不可過滿,占窖總貯量的3/4左右;其次加厚壁土以及薯堆覆蓋稻草麥秸等。保證窖內溫度在11-14℃范圍內。
立春以后,氣溫轉暖,管理上應以通風降溫為主,在無風晴天中午打開窖門通風換氣,嚴防窖溫升高引起病害蔓延,造成紅薯腐爛。
通過以上技術處理,種薯可安全越冬,完好率達到97%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