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甘薯育苗期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軟腐病和莖線蟲病。它們主要以薯種土壤、烘肥和澆水進行傳播。一、黑斑病甘薯黑斑病又稱黑疤病,它是苗期爛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薯塊上最初產生黑褐色圓形凹陷小斑,以后病斑擴大為不規則大病斑,受害的薯塊組織內呈青綠色,味苦有毒,人、畜都不能食用。病苗黃弱,苗基部形成圓形或梭形黑色病斑,嚴重者變黑枯死。防治方法:1.選用無病而具有該品種特征的夏甘薯作種,剔除有凍害、濕害、病害和破傷的薯種。2.用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浸種10分鐘即可排種,或排種后再用50%多菌靈800倍液均勻地噴灑苗床防治。3.用51~54℃的溫水,浸種10~15分鐘,可殺死瓜種表面附著的病菌,但要注意受過冷害的薯種不能浸種,以免加重腐爛。4.在用火炕育苗的地區,排種后3~4天內床溫要保持35~38℃(瓜種底部土壤溫度),這樣既可催芽,又能殺死黑斑病菌。二、軟腐病甘薯軟腐病菌侵染薯塊后使薯塊變軟腐爛,在床土上面覆蓋著一層灰白色的病菌,床土也稍凹陷。主要由薯種在貯藏期或育苗期受到冷害或碰傷破皮引起的。當溫度在15~23℃時,病菌最容易侵染受傷的薯種,侵入后,雖在較低的溫度下,薯種仍繼續腐爛。防治方法:薯種上炕時應嚴格挑選,不在受冷害的薯堆上選種。對有輕微冷害的薯種,出苗前床溫不宜過高,應保持在28℃左右,以促使薯種恢復活力和控制病菌繁殖。如果遇到發病,要及時鏟除病薯和病土,同時再排上無病的薯種,并換上凈土,以減少病害的蔓延。三、莖線蟲病甘薯莖線蟲病俗稱糠心病、空心病、糠裂皮,也是苗期爛床的病害之一。薯種在苗床上受害后出苗稀,矮小,苗發黃,受害部位多在近土面外苗基部白色部分。剖視莖基部,內有褐色空隙,后期呈褐色干腐狀。防治方法:除上面介紹的選種、溫水浸種措施外,可用40%甲基異柳磷乳劑1000倍液浸種或噴種防治,以培育無病壯秧。起苗移栽時,于苗床地面3~5厘米高處高剪苗,并用40%甲基異柳磷1000倍液浸苗,降低薯苗帶病率,以減輕病害的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