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蒜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有殺菌、祛風濕、健脾胃、止霍亂等功效而深受消費者的青睞。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近年來,大蒜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由于氣候原因或管理措施缺位,病蟲害發生嚴重,從而影響了大蒜的品質和商品性能,結合多年來的工作實踐,就如何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低藥害農藥進行全面分析,避免用藥種類單一,以防因病害產生抗藥性而造成重大損失,結果表明,堅持綜合防治,本著“預防為主,治療為附”的原則,強化農藥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可全面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
一、病害防治大蒜病害主要有紫斑病、葉枯病、銹病、病毒病等。
(一)大蒜紫斑病
1、癥狀大蒜紫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和薹,貯藏、運輸期間可侵染鱗莖,田間發病多從葉尖或花梗中部,幾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水浸狀,稍凹陷,中央有微紫色的小斑點,擴大后病斑呈橢圓形或紡錘形,濕度大時,病部產生同心輪紋。
狀灰黑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部繼續擴大到繞葉或花梗,同時致使葉和花梗變黃枯死或折斷。
2、防治方法(1)施足基肥,加強田間管理,增強寄主抗病力。(2)實行與非蔥蒜類蔬菜2年以上輪作。(3)選用無病種子,必要時種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3小時,浸后及時洗凈。(4)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3~4次,均有較好的效果。此外,噴灑2%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30ppm也有效。(5)適時收獲,低溫貯藏,防止病害在貯藏期繼續蔓延。
(二)大蒜葉枯病
1、病狀主要危害葉或花梗。葉片受害始于葉尖,初呈花白色小圓點,向下擴大后,呈不規則形或橢圓形,灰褐色至淡黃紫色病斑,潮濕時其上生出黑色霉狀物,嚴重時病葉上半部枯死。花梗被害易從病部折斷,最后在病部產生許多黑色小粒點,嚴重時不抽薹。
2、防治方法(1)及時清除被害病葉。(2)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雨后及時排水,提高寄主抗病能力。(3)于發病初開始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3~4次。
(三)大蒜銹病
1、病狀主要危害葉及綠色莖部。發病初期為梭形褪綠斑,后在表皮下現出圓形或橢圓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黃色粉狀物,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病斑四周具黃色暈圈,后病斑連片致全葉黃枯,植株提前枯死。生長后期,在未破裂的夏孢子堆上產出表皮破裂的黑色冬孢子堆。
2、防治方法(1)選用抗銹病品種:如紫皮蒜、金鄉白皮大蒜、舒城蒜較耐病,因地制宜選用。(2)避免蔥蒜混種,注意清潔田園以減少出侵染源。(3)適時晚播,合理施肥,減少灌水次數,杜絕大水漫灌。(4)遇有降雨多的年份,早春要及時檢查發病原因,噴藥防治。(5)發病初期,選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97%敵銹鈉可濕性粉劑3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3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隔10~15天噴1次,防治1次或2次。
(四)大蒜病毒病
1、病狀在生長期沿葉脈表現為條點癥狀,后連接成黃綠相間長條紋。有時有間斷性明脈,嚴重時生長緩慢,植株矮化,有時植株心葉被鄰葉包住,呈卷曲狀畸形。病株鱗莖變小或蒜瓣及須根減少。嚴重時蒜瓣多僵硬,貯藏期尤為明顯,使生產上流行的一種病害,種性變劣,產量明顯下降。
2、防治方法
(1)選用耐病毒病的大蒜品種:如金鄉白皮大蒜、紫皮蒜等。
(2)加強蒜田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3)及早防治芽蟲,防治病害蔓延。
(4)發病初期噴20%病毒克星可溶性粉劑400倍液或抗毒劑1號水劑300倍液,也可每株澆灌藥液100毫升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10天左右噴1次,連噴2~3次。
二、大蒜蟲害大蒜蟲害主要為根部蟲害,根部害蟲為害猖獗,使大蒜普遍發生且危害最為嚴重的蟲害,哈爾濱市部分地區蒜田發病率達50~60%,一般發病地塊減產30~40%,重者60%以上,甚至絕產,是當前制約大蒜生產發展的一大因素,給當地蒜農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筆者幾年來的調查,為害根部害蟲多達12種,其中有四種為害最為嚴重,它們是蔥種蠅,韭菜遲眼蕈蚊、灰種蠅、小蘿卜種蠅。蠅類和韭菜遲眼蕈蚊均是以幼蟲在地表1~4cm上層取食大蒜幼瓣鱗莖汁液或幼蟲鉆入蒜瓣內吸食為害,形成黃褐色孔洞,進一步引起蒜瓣腐爛、蒜頭變小、蒜頭開裂等造成經濟損失。針對根部害蟲的生物學特性、發生發展規律,我們對其綜合預防措施進行了優化研究,使防治區蒜頭蟲數下降95.5%,防治效果達96.7%。
(一)農業防治
1、提高整地質量整地前清理田間、地頭、路邊大蒜、蔥、韭殘體,澆足底墑水,結合施入底肥,深翻土壤30~40cm,并耕耙土層,整平土壤,打好播種畦并整平。
2、精選蒜種提高播種質量,盡可能選用異地調運的種蒜,選用脫毒大蒜品種;選擇大頭蒜,剔除發霉、腐爛的蒜頭和蒜瓣,并且剔除蒜頭內心小蒜;播種深度以4cm左右為宜,并覆蓋松散土壤。
3、采用地膜覆蓋覆蓋地膜應小心,防止薄膜破裂形成孔洞;掏苗孔應小,并用松散土壤封蓋蒜苗基部的掏苗孔。
4、科學施肥加強肥水管理,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4方作底肥;帶有蒜蔥殘體的肥料盡可能采用高溫堆肥,以殺死殘體中所帶蟲卵;有機肥在運往大田前10~15天,用5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噴灑,用鍬翻拌均勻,并用土封嚴重悶殺7天。畝施腐熟餅肥20kg,磷酸二銨30kg,尿素10kg作底肥。生長后期可隨灌水越冬水悶殺越冬幼蟲及蛹。4月上旬在測報基礎上,結合田間灌水再悶殺1次一、二代幼蟲,并滿足大蒜對水的需要,促使植株健壯生長。
5、蒜田應盡量遠離蔥、韭地,在收獲大蒜時盡量徹底清除殘體,減少田間蟲量。
(二)化學防治
1、土壤處理結合灌溉底墑水,將90%晶體敵百蟲1~1.5kg兌水30kg溶化后,隨灌水灌入1畝蒜田,以悶殺越冬幼蟲和蛹。
2、生長期防治4月上、中旬根據田間調查,在成蟲始發期,可用干燥草木灰或石膏粉撒于蒜、莖基部,形成一層,防止成蟲產卵;5~7天后,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50%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用取下噴頭的噴霧器,對著假莖基部噴注灌根,根據田間蟲情防治2~3次,每次每畝667平方米用藥量150~200kg;在成蟲發生期,可用2.5%的敵百蟲粉劑,每(667平方米)1.5~2kg噴粉,或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2.5%銹氯菊酯2000倍液,40%甲基異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每7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蒜蛆嚴重田塊,可用50%地蛆靈1500倍液澆灌1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