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銅山縣徐莊鎮李強3月18日來電話說,他的4畝多地大蒜最近發病,病株葉片葉尖發紅、發黃、皺縮,植株不長,田間病株率達2%。據鎮農技站技術人員初步診斷,大蒜得了紫斑病。他問,大蒜是不是得了紫斑病,用什么藥防治。多種病原可造成大蒜出現葉尖發紅、發黃。皺縮,植株不長等癥狀。田間確診需要考察更多的癥狀。大蒜紫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花梗,受害部位初呈水漬狀白色小點,略凹陷,以后逐漸擴大成黃褐色至灰褐色霉層,嚴重時導致葉片變黃枯死或折斷。該病病原為香蔥鏈格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以菌絲體在寄主體內或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次年散發出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經氣孔、傷口侵入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潛育期1-4天。據邳州市植保站王翠玲、劉成林等人撰寫的《大蒜紫斑病的發生與防治》一文報道,由于連年種植大蒜、邳州等地大蒜病蟲害逐年加重發生,其中大蒜紫斑病每年造成損失約8%左右,嚴重年份損失達17%,影響大蒜產量和品質。該病一般從3月25-30日初見病,4月10-15日為發病始盛期,4月20日前后出現發病高峰。該病常伴隨霜霉病或葉枯病混合發生,發病適宜溫度為25-27℃,低于12℃不發病。病菌產生孢子需要較高的濕度,萌發和侵入需要有水滴存在。因此,溫暖多濕的春季一般發病重。沙質土、旱地、旱苗或老苗、缺肥田塊易發病。防治大蒜紫斑病,應采取綜合措施。農業措施有:與非蔥蒜類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施足底肥,每畝施優質腐熟土雜肥3000-4000公斤,增施磷鉀肥;選用蒜頭大、抗病性好的蒼山大白皮等品種;合理密植,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大蒜生長期及時拔除病株,摘除病葉,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殘體。該病發生后,在發病初期及時用藥防治?梢杂脫浜R500克/升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霧,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