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摘要:我國已發現36種病原真菌危害苜蓿。在我國已知苜蓿病害中,分布較廣且危害較大的有銹病(Uromycesstriatus)、霜霉病(Peronosporaaestivalis)、褐斑病(Pseudopezizamedicaginis)、白粉。‥rysiphepisi和Levillulaleguminiarum)、夏季黑莖。–ercps[pra,edocagomos)、黑莖和葉斑。≒homamedicaginis)、黃斑。≒yrenopezizamedicaginis)和輪斑。⊿temphyliumbotryosum)等8種。此外,對鐮刀菌腐病(Fusariumspp)、炭疽。–olletotichumtrifolii)以及我國尚未發現的疫霉根腐。≒hytophthoramegasperma)、黃萎病(Verticilliumalbo-atrum)和細菌性凋萎。–lavibactermichiganensesubsp.insidiosum)亦應給予充分的注意。在建立苜蓿病害綜合防治體系中,應強調系統的觀點和長期的觀點。防治苜蓿病害的最有效途徑是采取一切措施保證苜蓿旺盛的生長。苜蓿病害綜合防治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利用抗病品種,不同種或品種的牧草混播,播種前應用殺菌劑自理種子,科學施肥,合理利用草地和早春焚燒苜蓿殘茬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