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學名:MedicagosativaL.
我國栽培苜蓿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早在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帶回大苑馬、葡萄和苜蓿等。苜蓿首先在長安種植,作為馬的的飼草。此后,我國西北、東北、華北等地廣泛種植紫花苜蓿。
由于紫花苜蓿特殊的營養價值,其加工產品在國際上有龐大的銷售市場。紫花苜蓿素"牧草之王"之稱,其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1、產量高:紫花苜蓿是多年生的豆科牧草,生長期短的在4~5年,長的可在10年以上。紫花苜蓿的適應性很廣,它產草量也很高,一般種植在低田的,產鮮草可達到2000~3000公斤;種植在高產田塊,可以達到4500~5000公斤。
2、品質好:品質好的重要的一個標志是蛋白質含量高,紫花苜蓿粗蛋白質含量可以達到18%~22%之間。紫花苜蓿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飼料來源。如果跟玉米相比,玉米含蛋白質8%~9%,紫花苜蓿蛋白質的含量超過玉米1倍到1倍半。
3、紫苜蓿是一種重要的能量飼料:它跟玉米相比雖然不如玉米熱量那么高,但從蛋白質和能量的綜合平衡來說,1公斤的紫花苜蓿至少能頂上1公斤的玉米。
4、紫花苜蓿還含有一些對家畜非常有利的物質,現在科學家叫它“未知的促生長的因子”。紫花苜蓿喂母豬的話,不但節省糧食,還能夠使豬產仔多,成活率高;養公豬飼喂鮮紫花苜蓿,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喂產蛋雞的話,它不僅使蛋黃的顏色加深,而且能夠增加蛋量。當然,這一點科學家還在繼續研究。
5、生態效益高:種植紫花苜蓿有很好的改土肥田效果。它通過根瘤菌可以進行生物固氮,它的固氮能力據測定,每畝地比較瘦的土地上,種植幾年以后,地就越種越肥了。因為它是多年生的,根系發達,所以還有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我國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治理。就主張種植牧草,其中紫花苜蓿就是重要的牧草之一。
6、紫花苜蓿可以進行深加工,從中提取葉蛋白,其蛋白質含量可以達到50%以上,可以作為食品的添加劑,添加到人類食品里邊。
【植物學特征】
紫花苜蓿乃豆科苜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壽命可達二三十年,一般第二至第四年生長最盛,第五年以后生產力即逐漸下降。
紫花苜蓿根系發達,主根粗大,入土深度可達10米以上。根部上端略膨大處為根頸,是分枝及越冬芽著生地方,位于表土下3~8厘米土層內,隨栽培年限而向下延伸,紫花苜蓿具較強的耐寒耐牧能力與此有關。莖直立,光滑,高100~150厘米或更高。根頸一般有25~40個分枝,多的可達100個以上。三出羽狀覆葉,小葉倒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有鋸齒,托葉長而尖。葉量多,全株葉片約占鮮草重量的45%~55%總狀花序由二三十朵小花組成,花紫色或深紫色。異花授粉植物,蟲媒為主,也有借機械力量的碰撞,促使龍骨瓣開放的,溫度達30攝氏度左右時,龍骨瓣也能自行開放,莢果螺旋形,2~4回,不開裂,每莢有種子2~8粒。種子腎形,黃色,千粒重1.5~2克。
【生物學特征】
紫花苜蓿喜溫暖半干燥氣候,生長最適宜溫度在25℃上下。夜間高溫對紫花苜蓿生長不利,可使根部的貯存物減少,削弱再生力。根在15℃時生長最好,在灌溉條件下,則可耐受較高的溫度。紫花苜蓿耐寒性很強。5~6℃即可發芽并能耐受零下5℃和零下6℃的寒冷,成長植株能耐零下20℃和零下30℃的低溫,在雪的覆蓋下可耐零下44℃的嚴寒。
對水分的要求:紫花苜蓿是需水較多的植物,每形成1克干物質需水約800克,但因根系發達抗旱能力很強,在年降水量。300~800毫米地方均能生長。在溫暖干燥而有灌溉條件地方生長極好。年雨量超過1000毫米地方不適于紫花苜蓿的栽培。夏季多雨,天氣濕熱,對紫花苜蓿的生長最為不利。
對土壤的要求:紫花苜蓿對土壤選擇不嚴,除重粘土、低濕土、強酸堿外,從粗沙土到輕粘土皆能生長,而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富于鈣質土壤生長最好。略奶耐堿,不耐酸,以土壤pH6~8為宜,成長植株可耐受的土壤含鹽量為0.3%。地下水位不宜過高,生長期間最忌積水,連續淹水24~48小時即可大量死亡。土壤水分的多少可影響紫苜蓿飼用品質,水分增多可使紫花苜蓿的酸溶性粗纖維和木質素降低,莖葉干物質消化率提高,而對粗蛋白質含量則無影響。
生育性況:北方在墑性較好情況下春播后3~4天出苗,幼苗期間生長緩慢,根生長較快,播后30~40天莖長低于10厘米,根長20~50厘米,播后80天莖高50~70厘米,根長1米以上,植株開始現蕾開花。
【栽培技術】
1、輪作:一年生谷類作物、中耕作物或根菜類作物后均適于播種紫花苜蓿。一般輪作種紫苜蓿的年限為2~4年,栽培年限過長不僅產量低,而且根系龐大,翻耕困難。種紫花苜蓿后土地肥美,富氮質,種植麥類、棉花、水稻、無不相宜。關中各地經驗,紫花苜蓿地耕翻后種小麥,即使不上糞,都可連續三年獲得豐收,蛋白質含量也顯著增加。
2、整地:紫花苜蓿種子細小,幼苗較弱,早期生長緩慢,整地務宜精細,要做到深耕細耙,上松下實,以利出苗。有灌溉條地方,播前應先灌水以促證出苗整齊。無灌溉條件地區,整地后應行鎮壓以利保墑。種植紫花苜蓿生長年限長,出苗不勻或不齊,對以后的生產影響極大。
3、播種
(1)播種期:北方各省宜春播或夏播。西北、東北、內蒙古4~7月播種,最遲不晚于8月上旬。華北3~9月播種,而以8月為佳。北方春播應盡量提早,有的地方可早春頂凌播種或冬播(或稱寄籽播種),爭取盡早出苗,以免受春早和烈日及雜草的危害。春播紫花苜蓿根部發育健全,有利于安全越冬。當年還可收割1~2次。播種過遲,由于氣溫逐漸降低,生長減慢,根部發育不良,往往不能越冬。
長江流域3~10月均可種植,而以9~10月播種為宜。9月播種最好,雜草競爭弱,出苗快而整齊,成活率高,越冬前分枝已達3個以上,可安全越冬。春播可在3月上中旬。
(2)播種量及播種方法:紫花苜蓿生長快,分枝多,枝葉多,產量高,刈割次數多,以單種為宜。可采取條播、撒播、點播均可,以條播為佳,一般畝播量1~1.5公斤左右。行距為20~30厘米較好,密行條播能很快的覆被地表,抑制雜草,同時可提高產量。東北貧瘠地區行距以30~40厘米為宜,肥沃地則宜50~70厘米的寬行播種。在肥沃地寬行稀植的植株生長健壯,分枝增多,稈粗葉密,莖下枯枝落葉少,有利于提高產量和品質。
播種深度,濕潤土壤為1~2厘米,干旱時播深2~3厘米,播后應行鎮壓以利出苗。
4、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苗期生長緩慢,須鋤草2~3次以免受雜草的危害。越冬前應結合鋤草進行培土以利越冬。早春返青及每次刈割以后,亦應進行中耕松土,清除雜草,促進再生。控制和消滅雜草是田間管理的關鍵工作。
(2)施肥:紫花苜蓿對土壤養分利用能力很強,可攝取其他植物不能利用的養分。但由于產量高,自土中吸收的養分遠較一般用物和牧草為高。土壤瘠薄,影響甚大。播前應施足基肥。有機肥用量為每畝1000~2000公斤;過磷酸鈣30~50公斤,翻地前施入。酸性土壤就施用石灰。返青前或刈割以后必須追肥。施肥不僅影響產草量,且可改善牧草的品質。
(3)灌溉排水:有條件地區灌溉可顯著增加紫花苜蓿的收割次數,提高單位面積內的產量和飼草品質,提高越夏率。干旱或寒冷的地區,冬灌能提高地溫有利于紫花苜蓿的越冬。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排水可使通氣狀況改善,微生物活動增加,土壤溫度提高,減少凍害。
(4)病蟲害的防治:紫花苜蓿常見的蟲害有蚜蟲、浮塵子、盲椿象、潛葉蠅等。蚜蟲集中于苜蓿幼嫩部分吸取其營養,使受害植物株嫩莖幼葉卷縮,花葉蕾凋萎干枯實率降低。潛葉蠅在葉表皮下潛行蛀食,使葉枯黃,影響光合作用,造成減產,上列蟲害均可用樂果、敵百蟲等防治。
(5)收獲:牧草刈割時期應是單位面積內營養物質產量最高且對植株壽命無影響的時候。紫花苜蓿最適宜的刈割時期是在第一朵花出現至十分之一開花、根莖上又長出大量新芽階段。此時刈割營養物質產量高,根部養分已積蓄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再生良好。在蕾時刈割蛋白質含量高,飼用價值大,但產量較低,且減少根部養分的積貯,摧殘生機,甚至引起死亡。刈割過遲,草質粗老,飼用價值低,且基部長出大量新枝,一次刈割后兩批莖稈。老嫩不齊,調制困難。紫花苜蓿留茬高度一般4~5厘米為宜。
刈割時期還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青飼的宜早,制干草的可在盛花期刈割。作豬、禽飼料用的較青作牛、羊飼料用的為早,作人工干草用的又較制普通干草的為早。如發生倒伏或根部已長出大量新芽時應及早刈割。最后一次刈割應在當年地平均霜降期來臨前4周進行,使在上凍前能恢復至一定的高度,我國各地末茬草的刈割時期:關中地區宜在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北京地區以9月中下旬為宜;南京地區可延至11月上旬。
刈割次數:當年春播的,北方在灌溉條件下,可刈割2~3次,南方可刈割2~4次;夏播的北方不能刈割,南方可割1~2次。第二年生長紫花苜蓿收割因地而異,北方地區可年收3~5茬,長江流域可年收5~7茬。兩次刈割間隔通常為35天~42天。一般畝產鮮草2000~4000公斤,干草500~1500公斤左右。水肥條件好的高產田畝產鮮草5000~7500公斤以上,畝產干草1500~3500公斤左右。一般灌區風干草為鮮草重的20%~25%,干旱地區風干草為鮮草重的30%~35%
【養價值與飼用】
紫花苜蓿干物質中的營養成分是粗蛋白質18.0%粗脂肪2.4%,粗纖維35.7%,無氮浸出物34.4%,粗灰粉8.9%。鮮品、干品均適合豬、牛、羊、兔、禽類等,均愛喜食。在飼喂時不要單一喂太多的苜蓿,以防止脹肚,至於動物死亡,可于禾本科和葉菜類牧草混喂。苜蓿還可與禾本科及豆本科混播放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