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16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網
安徽蚌埠固鎮縣湖溝鎮馬樓村把孔雀養殖作為精準扶貧的有力抓手,加大推廣孔雀養殖產業扶貧力度,使更多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孔雀養殖實現脫貧致富。
走進張訓的藍孔雀養殖大棚,明顯感覺到與別的養殖大棚不同,這里非常干凈整潔,孔雀們按照成長周期被分割在護欄里,1800多平米孔雀舍一共養了1300多只藍孔雀。“孔雀養殖的前景非常好。藍孔雀全身都是寶,全身皆可人藥。孔雀肉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還可加工成各類食品,孔雀羽毛能做成高檔的工藝品,孔雀還可制成標本及裝飾品。甚至孔雀的糞便都可以提取高級美容化妝品及藥品,在國際市場上久享盛名,非常搶手。你看這一個孔雀蛋就能賣20元,相當于700個雞蛋的硒含量,是不可多得的營養品。”仔細觀察,捧著孔雀蛋的他左手缺失了五根手指,是一個殘疾人。
張訓之前是養雞大戶,在2017年加入了遇見藍孔雀養殖合作社,因為吸納了貧困戶共同加入,湖溝鎮利用扶貧資金18萬元建成3個鋼構大棚提供給他們作為孔雀舍,合作社里的養殖能手有著十幾年的孔雀養殖經驗更是給他們打了一針安定劑。“現在政策好,扶持到位,我們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可以每年得到2000元分紅和6000塊產業獎補。還有專業養殖人員上門進行技術培訓,對于孔雀蛋和成品孔雀也進行回收。每天都充滿干勁,一點也不累。”楊圩村的楊全義是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的妻子智力障礙,兒子遠在外地,在張訓的入戶指導下,楊全義搭建孔雀欄舍防飛網,定期進行欄舍消毒,年增收達萬元,不僅賺到了錢,還學到了孔雀養殖技術,“以后還想把養殖規模擴大一點,未來爭取做個養殖場。”
“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殘疾人,所以我更加能夠理解他們,我們這里帶動就業共45戶,參與養殖的25戶貧困戶中有11戶是殘疾人。”張訓介紹說,“過幾個月你再來看,路西邊2000平米的新大棚就要建好了!我們合作社越來越壯大。計劃在2020年,合作社繼續擴大貧困戶的養殖規模和數量,戶均收入可以增加至7000元。”
馬樓村的藍孔雀養殖項目,在湖溝鎮政府領導的多方支持協助下,建立起以基地、農戶、貧困戶為主體,集觀光、加工、銷售合作的運作模式。目前整個村的養殖規模達到了4500只。但是目前的市場需求量大約為5萬只,供應量明顯不足。“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不光是馬樓村,我們鎮能打造出村孔雀養殖特色小鎮。”湖溝鎮副鎮長王傳東說。
近年來,湖溝鎮確定了大青豆種植、肉鴨養植、訂單花生、孔雀養殖等一批特色種養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全鎮帶動貧困戶900余戶發展產業:十里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青豆種植150戶500余畝;馬樓孔雀養殖扶貧基地帶動35戶,養殖藍孔雀420只;蘭石肉鴨養殖扶貧基地,投資60萬元,建成養殖大棚5座,通過租賃形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1萬元,同時帶動3戶貧困戶養殖肉鴨。全鎮11個家庭農場、8個專業合作社、7個種養大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帶動、經營大戶帶動及貧困戶自主發展,共帶動852戶貧困戶發展產業。
相關標簽:固鎮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