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7-17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新疆喀什地區,有一個叫英吉沙的小城,那里不僅是古絲綢之路驛站,也是著名的色買提杏之鄉。然而,長期以來,這個小城卻面臨一個不小的難題:新鮮的杏子運不出去,不能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很多村民守著好東西卻陷入貧困。
如今,該縣將發展特色杏種植業作為產業扶貧主要路徑,利用數字農場幫助村民們逐漸走上致富路。截至2018年年底,該縣共有20023戶90262人脫貧,67個貧困村退出,距離整體脫貧的目標越來越近。
把好東西賣出去
色買提杏是新疆英吉沙縣特產之一,為了實現品牌化管理,當地把所有色買提杏品種統一命名為英吉沙杏對外銷售。
英吉沙縣副縣長吐遜江·肉孜說,英吉沙杏歷史悠久,成熟的英吉沙杏皮薄,極怕磕碰,之前由于當地果農缺乏杏子種植的管理、采收、分級等標準和意識,且缺乏運輸保障,英吉沙的杏子很難走出喀什,不少農民都放棄了杏子種植。
“近幾年當地高度重視此項工作,下決心利用杏子脫貧,加強對杏子的栽培管理,特別與新疆果業電商公司——大唐絲路公司合作,并通過阿里巴巴的幫助,打開了銷路,帶來了效益,群眾生產積極性又上來了。”吐遜江·肉孜說。
英吉沙縣自然資源局局長賀尉疆表示,通過阿里巴巴、大唐絲路這樣的電商渠道,當地不僅實現對外鮮杏銷售,還通過批發、零售以及線上、線下各種渠道,促使英吉沙杏走出喀什,走出新疆。
數字產生了魔力
杏子的銷售態勢發生了大變化,僅僅觸網就可以實現嗎,實際上并沒有那么簡單。
英吉沙杏出疆始于2018年,當時,新疆果業大唐絲路電子商務公司通過淘寶店鋪“西域果園”和聚劃引流輔助銷售,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效果。初次嘗試成功后,2019年年初,阿里巴巴與英吉沙縣政府、新疆果業合力共同建設“淘鄉甜數字農場英吉沙杏標準示范基地”,引入鮮杏分級和冷鏈運輸標準。
在英吉沙杏標準示范基地,記者看到,杏園安放著一些數據傳感器。
阿里巴巴農業發展部高級運營專家李金楊告訴記者,傳感器會把水、土、光、熱、氣候等數據每天定時采集下來,通過手機APP把數據傳到杏園運營者手里,運營者會生成二維碼,杏子經歷了多少光熱,多少水肥的培育都可以為消費者展現。未來,當消費者購買杏子時,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直接查到誰種植的杏子,種植者的頭像照片,杏子的所有生長數據都可以展現出來。
賀尉疆說,以數字農場為基點,逐步規范英吉沙杏的標準化生產體系,從而在全縣推廣高標準果園,形成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最終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利用圖像識別技術進行品質分揀
7月3日,記者看到,杏子在田間地頭直接從農民手里收上來,農民可以拿到現錢,隨后杏子送到喀什果業英吉沙鮮杏分選工廠進行進一步加工。工廠負責人王利說,工人將對收上來的杏子進行加工分揀,充氮包裝,將保質期做到25天,而英吉沙杏之所以可以走出新疆,正是依靠這樣的工序。
這個設置在西部邊陲小縣城的加工廠,有著先進的生產加工線,采用了圖像識別技術,可以根據每個杏子的品質進行識別分揀,并根據質量等級分成20種。
銷路不愁了,更重要的是解決物流問題,李金楊說,通過數據分析對杏子成熟度識別,繼而決定物流方案,比如運送到廣州的杏子要等其七成熟時開始包裝運送,將其以最合適的線路運送到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餐桌上。
據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人說,未來,利用數字化設備比如田間攝像頭、氣象監測儀等,多維度采集數據,可以讓農業生產全過程數字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