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16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網
安徽省含山縣昭關鎮申梅家庭農場位于昭關鎮大宣行政村,2015年被評為馬鞍山市示范家庭農場,2016年被認定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是全縣15個貧困村的農業經營主體之一。在脫貧攻堅期內,該農場充分發揮主體示范帶動作用,通過大力推廣“稻蝦+”模式,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脫貧,為全縣的農業特色產業扶貧注入了一股“正能量”。
敢為人先,建立稻蝦綜合種養示范片區。申梅家庭農場場長李申照早前就具有多年水產養殖經驗,2017年,他通過含山縣農技推廣部門宣傳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途徑,了解到稻蝦綜合種養的新模式,并躍躍欲試。通過多次赴湖北武漢、江蘇盱眙、全椒二郎口等地參觀學習稻蝦綜合種養技術后,在李申照的腦海中形成了發展稻蝦的思路。回來后,他攻堅克難、籌措資金,率先在含北地區建立了530畝稻蝦綜合種養示范片。
流轉土地,盤活貧困戶閑置資產助脫貧。由于貧困戶大多數年老體弱、勞力不足,他們的一些山場、農田等資源并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常年閑置。李申照積極響應全縣農業特色產業扶貧政策號召,就近就地把這些閑置農田流轉過來“變廢為寶”。當前,該家庭農場流轉了大宣村30戶貧困戶的農田250多畝,并對農田進行了改良,每年支付貧困戶土地流轉金8萬多元。
合作共建,帶動貧困村集體經濟謀發展。2017年,李申照爭取到了30萬元縣級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并與大宣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稻蝦綜合種養合作協議,每年支付貧困村紅利2.4萬元,帶動貧困村發展產業;2018年,該農場與大宣村承建了市級“金稻漁”特色產業工程項目,新建了稻蝦綜合種養384畝,農場每年支付村集體2.3萬元,村持續收益10年;同時,帶動該村20戶貧困戶參與流轉土地、勞動務工。
產業升級,吸納貧困戶入場就業增收。近年來,該農場不斷發展、積極進取,主營業務范圍已覆蓋到稻蝦種養、糧食烘干、農機服務、植保服務等多項板塊,就業崗位不斷增多。2017年,共安排貧困戶固定就業崗位9個,并與貧困戶勞動者簽訂長期勞務合同。2017年全年共支付貧困戶工資7.89萬元,平均工資收入0.88萬元;2018年,為有勞動力的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全年為貧困戶共發放勞務工資11.56萬元。同時,該農場組建了農機服務隊和植保服務隊,幫助種糧的貧困戶開展農業機械化作業和病蟲害統防統治,解決貧困戶生產技能水平低的難題,帶動貧困戶增產增收。
相關標簽:安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