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9-04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編者按: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是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支撐,是促進農產品質量升級、保證農產品消費安全、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技術保障。近年來,一些地方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和人才培養力度,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增強檢測頻率,提高檢測精度,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北京市質標中心加強創新研究,逐步形成了體系化的檢測能力;西寧市投資1800多萬元建成高標準檢測實驗室,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常規監管提供有力支撐。
“平谷的大桃、懷柔的板栗、大興的西瓜……這些知名農產品究竟是不是真的產自這些地方呢?這就涉及如何判斷產地,進而對產地源頭基礎生產條件進行產地環境監控、投入品管理以及農產品品質評價……”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質標中心”)主任郭曉軍隨手打開一份文件,里面寫著:同意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確認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營養品質評價鑒定機構和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基地。
“這是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剛剛給我們頒發的,獲得這樣一個工作平臺的支持,是對我們中心工作的認可,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所承擔的責任是沉甸甸的。”郭曉軍說。
增強體系化的檢測能力
據郭曉軍介紹,2006年2月,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整合全院專業分析檢測技術資源,成立了“北京農產品質量檢測與農田環境監測技術研究中心”,這就是質標中心的前身。2013年,北京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被正式更名,中心的工作也被納入到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體系當中。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平臺資質相繼被評定。
同時,質標中心逐步形成了體系化的檢測能力:可以完成包含糧食、蔬菜水果、土壤、肥料、飼料、灌溉水、固體廢棄物等七大類400余項參數的檢測。形成了對抗生素、塑化劑、生物毒素、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具有特色優勢的檢測能力。
在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質標中心相繼開展了農產品品質檢測工作,目前已經具備氨基酸、維生素、多酚、蛋白質、淀粉等營養品質及特征性營養功能成分指標的檢測能力,并將其應用到水果、蔬菜、糧食等品質檢測工作中。質標中心開展的金屬元素形態分析研究,具備了鎘、鉻、砷、硒等元素不同形態的檢測能力,可以應用到土壤、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產品不同元素形態的檢測中,并對其毒性開展相關研究。
2017年,質標中心成功入選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首批檢測實驗室名錄”,成為農業農村部推薦的八家實驗室中唯一一家農產品重金屬、土壤重金屬、土壤多環芳烴三項檢測能力都具備的實驗室,這既是對中心在土壤、農產品等領域檢測技術能力的充分肯定,也大大提升了中心的行業地位及競爭力。
形成真菌毒素控制技術規范
質標中心質量與標準研究室主任王蒙博士介紹,真菌毒素超標已成為我國農產品出口歐盟的最大阻礙。“因此,毒素污染的全程管控措施研究至關重要。”
為明確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區果蔬制品和小麥中真菌毒素的風險狀況,2015年,剛剛應聘為團隊負責人的王蒙迅速組建了一支“突擊隊”,前往河北省的田間地頭,了解小麥生長過程中主要產毒真菌的發生規律,研究產毒真菌的毒素累積能力及其化學型,并利用自主研發的系列真菌毒素的高通量、快速樣品前處理新產品及其配套的精準檢測技術,監測小麥及其制品中20余種主要真菌毒素污染情況,為京津冀地區小麥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提供基礎數據。
王蒙說,通過快檢技術,明確從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中控制小麥真菌毒素累積的關鍵控制點,并探索多種抑制產毒真菌生長及其毒素累積的天然產物減毒制劑或酶制劑,形成農產品真菌毒素控制技術規范或方法標準,將為有效降低和消除農產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進一步提升京津冀糧食質量安全監管與服務能力。
加強基礎數據庫建設
“為了建立北京地區農田環境變化的長期監測體系,從2008年開始,質標中心在北京的基本農田設立了157個長期定位監測點和15個設施農業觀測基地,獲取了京郊近十年的農田土壤重金屬監測數據,開展了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形成了土壤重金屬空間分布圖集并建立數據庫。”質標中心農田環境研究室主任陸安祥研究員介紹,這些信息的獲取,能夠通過結合北京市實際需求,開展北京郊區農產品產地環境污染物監測與風險評估的研究。“而生產企業也可根據監測數據,調整種植模式和投入品,從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陸安祥說。
近年來,在國家863計劃、北京市科委重點項目和“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資助下,質標中心陸續開展了土壤重金屬快速檢測技術和裝備的研發,開發出多款便攜式土壤重金屬檢測儀,為土壤重金屬污染快速篩查和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提供了技術儲備和支撐。
與此同時,針對北京生產基地和外埠進京蔬菜、食用菌、水果、糧食、禽蛋等產品中的重金屬、農藥殘留、抗生素、食源性微生物等危害因子,質標中心進行了持續性監測,建立了長期監測體系,形成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基礎數據庫,初步掌握了北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從而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相關標簽:北京市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