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9-10 作者:佚名 來源:甘肅經濟日報
金秋時節,瓜果飄香,素有瓜果之鄉美譽的甘肅省涇川縣黨原鎮迎來了去袋農忙時節,成片的果園枝繁葉茂,沉甸甸的蘋果掛滿枝頭。隨處可見果農忙碌的身影。陣陣秋風吹過,誘人的果香和爽朗的笑聲灑遍田間地頭。
在自家蘋果園里去袋的果農趙守壁,望著掛滿枝頭的大蘋果,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早熟富士要趕在中秋節之前上市賣個好價格,所以現在就開始去袋,好讓蘋果著色均勻。”
黨原鎮趙家村黨支部書記趙正越介紹,以前趙家村只種植小麥等農作物,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自從開始種植蘋果,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經過近10年的蘋果種植,趙家村一大批果樹進入豐果期。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村果園面積累計達到1675畝,果品產量達到825噸,總收入330萬元,176戶的573人實現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53.89%降至2018年的10.15%。
蘋果樹成了“搖錢樹”,果農靠林果實現就業增收。隨著脫貧攻堅戰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趙家村村民盤算著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通過種植特色林果發家致富。
涇川縣地處西北黃土高原溝壑區,北緯35°果業黃金生產帶,是一個以農為主、典型的雨養農業縣,發展果品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是世界上全部符合優質蘋果生產七項指標的優生區之一,是國家劃定的黃土高原蘋果生產優勢區。
涇川縣“涇龍”牌紅富士蘋果先后47次榮獲國家、省市優質果品獎,三次被授予“中華名果”稱號,兩次認證為綠色食品,獲評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果蔬產業博覽會唯一推薦產品和奧運優質果品獎,果品知名度不斷提高。
據統計,涇川縣果園面積累計達到55.3萬畝,戶均6.6畝,人均1.6畝,其中蘋果47萬畝,占果園總面積的85%,已建成3個五萬畝鄉鎮、7個三萬畝鄉鎮、172個千畝以上果樹專業村。2018年,全縣果園面積達到36.63萬畝,全縣果品總產量達到40萬噸左右,實現總收入15億元,農民人均果品收入4300元,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達到47.7%。
隨著果品產業的發展,與之相關的包裝、貯藏、加工、運銷等配套產業和市場體系迅速興起。全縣先后建成果品加工、儲藏、運銷等產業化龍頭企業26家,建成各類果品貯藏庫4360個,果品貯藏能力達到22萬噸,其中冷藏氣調果庫59座,冷藏能力達到14萬噸;發展果品經濟合作組織96個,從業人員5.6萬多人,加入了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組建了涇川縣果品流通協會,發展果品營銷組織273家2800多人,鼓勵支持有實力的隴原紅、元通、林塬果品經銷公司在深圳、昆明等地設立直銷窗口,與全國各地100多家果商建立了供銷關系,縣隴原紅果品貿易公司直接出口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涇川縣緊盯打贏脫貧攻堅戰總目標,堅持把果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首位產業來抓,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2013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村91個,貧困人口6.41萬人,貧困發生率20.09%。5年來,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整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
數據顯示,2014-2018年,涇川縣累計凈脫貧1.62萬戶6.28萬人,剩余貧困人口1165戶3700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15%。
按照現代果業整體發展要求和市場新導向,涇川縣積極培育自主品牌,擴大影響力、提升知名度。積極組團參加北京“農交會”、上海“亞果會”、成都“農博會”等重要節會,擴大宣傳力度,提高涇川果品知名度,目前,果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并出口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累計實現果品出口創匯5500萬元。結合東西部扶貧協作計劃,在天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設立蘋果體驗店和直銷窗口12個,與全國23個省市的430多名客商建立了穩定的供銷關系。
目前,涇川蘋果產業已成為涇川脫貧致富的大產業,也成為老百姓致富路上的金果果。
相關標簽:甘肅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