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2-22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以前,尹鳳玲從來不敢想,自己在家不耽誤照顧孩子老人,還能每個月收入3000多元。“俺村支書到處跑項目,俺才能在家門口就賺這么多錢!”年前說這話時,河南省鹿邑縣穆店鄉玉皇行政村的尹鳳玲正在該村雞苗孵化廠孵化車間里忙得不開交。
2005年3月,玉皇村還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窮村’,村里唯一一條柏油路已經破爛不堪,到處都是水洼子。村里男勞力都出去打工,剩下婦女老人在家帶娃,很多家庭都是緊緊巴巴過日子。“越是這樣,我越是要領著鄉親們努力干!”張振冬就是那時當選玉皇村村支書的。一番摸索,他發現村里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閑置土地太多,男勞力都出去打工,婦女們還要照看老人孩子,土地就沒太多時間打理了。
“以前想著只要把自家地種好了,把自家日子過好了就行。”張振冬說,現在不一樣了,擔負著全村1200多群眾的信任,不能光顧著自家致富了,必須帶著全村發展致富,才能不負群眾對我的期望,從此玉皇村走上了“招商”之路。玉皇村地處豫東,群眾有種楊樹的習慣,楊樹生長快成材快。經過仔細盤算,張振冬從亳州請回來老同學吳杰星,在村里建起了木料場,租用村內土地35畝,每畝每年給村民帶來凈收入1100元,木料場優先錄用村里剩余勞力十多人,每人每月收入2500多元。
村里的項目一個接一個“上馬”。經朋友介紹,玉皇村又從臨近鄉鎮“挖”來了一家雞苗孵化廠,用地85畝,投資600多萬元,孵化廠安排用工60多人,每人每月凈收入3000多元。村里有智障殘疾的貧困戶張國力安排到孵化廠打掃衛生,每月也能收入1000多元。
緊接著又“招”來了一家養鴨廠,占地100畝,養殖蛋鴨1.6萬余只,吸收十余名村民成為工人……2018年,再次成功“招商”引來了良種培育基地,占地400畝。
“現在正在跟亳州一個客戶洽談,疫情過去后,他們計劃在我們村租用土地400畝,種植中藥材。”張振冬興奮地說,全村有土地1200多畝,現在即將有1000畝土地“招商”成功,村民不再為種不好地發愁。這些企業安排村民進廠子務工,每月收入也很可觀。
“以后村里閑置土地大力發展種植、養殖產業。村邊這條河與村內坑塘連成一片,計劃打造一個垂釣園。”張振冬雄心勃勃地說。
相關標簽:河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