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13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四月的大地,鶯飛草長。在廣西西林縣足別瑤族苗族鄉南灰村的鑫旺種植合作社的果園內,滿坡的橘綠映入眼簾,春天的陽光照得橘?a href=http://www.keyuanhong.com/pindao/e/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鵝陟諫浴?/p>
“合作社把每家每戶的‘小生產’凝聚起來,社員們抱團取暖,真正成為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的主體。”合作社理事長潘衛紅趁著春光正在給橘樹修枝剪葉。
小家小戶承包種植無法實現規模經營,這是南灰村曾經面臨的現實問題。“合作社可以引領群眾走出孤立封閉的生產經營小圈子,在產前要素、產中管理及產后銷售中為群眾提供健全的服務,解決土地閑置、缺乏技術和產品銷售難等問題,引導他們走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之路。”看好合作社的發展前景后,2014年7月,潘衛紅和幾位黨員著手建立了鑫旺種植合作社。
“剛開始,群眾對土地流轉還很陌生,沒有人愿意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潘衛紅回憶說,面對困難,他一面向群眾宣傳土地流轉的好處,一面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來完善合作社的生產經營制度。黨支部組織黨員和群眾以閑置土地和本金入社發展柑橘種植,不入社的村民則通過土地流轉、社內務工等方式獲得穩定的租金和勞動報酬。同時,合作社還為社員提供技術支持,指導購置農資,準確地提供生產、銷售、價格等方面的信息,引導生產行為,避免群眾遭受損失。
“合作社及時告知社員市場價格前高后低的走勢,大家趕在掉價前,以平均每斤1.8元的價格將砂糖橘出手。而以合作社的名義統一出售,每斤至少多出0.2元。這樣,合作社成員的25萬斤砂糖橘就能多掙5萬元。我們的果園一年至少有9個月都需要管護,需要雇村民來做工,旺季基本不低于50人,我去年就支出了25萬元人工費,對貧困戶鞏固脫貧成效很有幫助。”社員韋紹光說。
“團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尤其是入社后,社員對這一點認識非常深刻,黨支部越來越有號召力。”在潘衛紅看來,合作社是闖市場的最佳載體,“以合作社的名義購買肥料,每噸至少節約300元,僅此一項,去年我們的社員至少節省了4.5萬元。合作社規模已經由當初的5人140畝發展到8人398畝。2019年,產值達到400噸150萬元。2020年,又有12戶申請入社。目前,全村1739人中有205人直接或間接受益于合作社。”
相關標簽:西林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