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16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大力發展包括綠色蔬菜種植、畜禽養殖、生態旅游、休閑度假、餐飲娛樂等在內的休閑農業。據自治區文化旅游部門最新調查,全區文化和旅游部門投入專項資金10.6億元,用于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鄉村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旅游扶貧富民休閑農業建設。
據了解,自治區文化旅游和農業農村部門緊緊抓住鄉村旅游發展機遇,大力扶持貧困村、貧困戶搞農家樂、建客棧民宿,鄉村旅游已成為貧困地區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鹽池縣興武營村、隆德縣新和村、西吉縣龍王壩村等9個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西吉縣龍王壩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先后解決了1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周邊3個村200戶受益。四年來接待游客6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300多萬元,戶均增收1.6萬元。
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經濟,成為推動休閑農業發展的一個亮點。近三年來,自治區各市縣投資2.3億元開發和完善紅色旅游產品體系,用紅色旅游反哺革命老區。西吉縣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2019年接待游客86萬人次,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帶動周邊5個村莊1300多人走上致富路。
此外,各市縣通過扶持“非遺”傳承人傳習技藝,讓能人引路,推進實施“非遺”傳承人研培、傳統工藝振興和融合發展“三大工程”,打造“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帶動貧困地區群眾學習剪紙、麻編、刺繡等“非遺”技藝,培育一批“非遺+扶貧”的能人,帶領貧困群眾賺上“非遺”錢。
2020年,全區文化系統將與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的80個村黨支部結對幫扶共建,組織開展“六個一”:即“一個‘非遺’傳承人帶一個村、一條旅游線路帶一個村、一個景區帶一個村、一個電商平臺帶一個村、一片民宿帶一個村、一個旅游企業帶一個村”。通過黨建引領,產業帶動,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相關標簽:寧夏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