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23 作者:佚名 來源:光明日報
“要想腦子好,墨玉核桃棗”“故人西辭黃鶴樓,墨玉干果你得有”……這幾天,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縣長馬合木提·吾買爾江置身于100余畝嫩芽新抽的紅棗樹林中,為墨玉特產干果代言,向全國網友熱情推介。
“此次的直播活動,旨在推動消費扶貧,利用互聯網提升本地農產品知名度,拓寬銷售渠道,多渠道解決農產品難賣問題,幫助農民增收脫貧。”墨玉縣商務和工業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副局長舒暢表示,2020年墨玉縣繼續采取網絡直播方式,進行兔產業、鴿產業等畜禽產品直播銷售,同時著力打造一批本土直播帶貨達人,帶動產業脫貧、打造脫貧發展新增長點,助力全縣脫貧攻堅。
為促進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新疆2020年持續深入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并支持引導部分地區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創新試點,推動建立扶貧產品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的長效機制,多渠道解決扶貧農特產品“賣難”問題。
在新疆聯通公司員工食堂里,工作人員一邊為大家打飯,一邊吆喝著:“這可是來自和田地區皮山縣農戶家的散養鵝,都嘗嘗,味道好得很。”員工王麗珊品嘗后說:“在食堂吃到皮山的散養鵝真是太美味了,公司擔心大家回家不會做,還貼心地給我們發了做法,晚上回家可以自己下廚試試了。”
美味的鵝肉,從皮山縣飛到烏魯木齊的餐桌,這還得從扶貧工作說起。幾天前,新疆聯通公司了解到皮山縣農產品銷售難的情況后,第一時間研究決定積極動員新疆16個地市分公司和廣大干部職工,切實幫扶解決皮山縣農產品因疫情影響造成的銷售難問題,向當地認購了6500只養殖鵝,近15噸,價值近50萬元。
麥提圖爾迪·阿卜力孜是策勒縣策勒鎮烏喀迪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從2012年起每年都種植兩三畝山藥,全靠去巴扎上售賣。2019年他一口氣種了13畝山藥。沒想到,這一年山藥銷售困難。正當他為銷路發愁時,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駐村工作隊隊長何紅星找到了他,主動幫助牽線搭橋,當年收獲的山藥全部售完,收入6萬多元。
烏喀迪村的山藥,只是該公司消費扶貧名單上的一種商品。2019年,公司發動所屬各單位食堂和廣大職工購買策勒紅棗、核桃、石榴、山藥、黑雞等農副產品,采購金額達571萬元。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合奇縣交通不便,許多優質農特產品只是圍著農貿市場或經銷商轉。因本地需求量小,經常出現滯銷或賤賣現象,影響農牧民的收入。阿合奇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積極構建“電商+消費扶貧”體系,搭建平臺、拓寬渠道,確保阿合奇縣農特產品出縣出村出得來,賣得了好價錢,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位于皮山縣的新疆昆侖綠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所有設備已投入運行。企業現有1281名員工,大部分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在皮山縣共有34家扶貧企業實現了復工復產,到崗就業人數達6800多人。
新疆銀谷泰油脂有限公司是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規模最大的一家食用油生產企業,員工大部分都是當地貧困戶,目前企業員工返崗率已達80%,實現生產24小時不停歇,日加工量從原來的400噸提升到480噸以上。員工艾合麥提江·伊斯拉木說:“公司復工給我帶來新的希望,能拿到穩定的工資,家里面的生活需求也得到了保障。”
和田地區自2017年引進多家制鞋企業以來,按照“大中鞋廠向園區集中、小型加工鞋企向鄉村延伸、配套產業向園區周圍集聚”的發展方向,推動制鞋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全產業鏈方向發展。目前,和田地區制鞋企業已達67家,建成生產線537條,用工2.3萬多人。
吾布力卡森木·白拉庫爾班來自于田縣仙別巴扎鎮,現在是邁諾鞋業有限公司的質檢員。他說:“我現在每天要檢1000多雙鞋,工資是按多勞多得計算的,現在我還不是很熟練,一個月也有1500多元的收入,最高的一個月有2400元收入,比我過去種地收入高了很多,家里的生活正在改變,相信我家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相關標簽:新疆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