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4-27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新一年的種植季到來,青島市即墨區的“花鄉藥谷”開始活躍起來。
“我們的種植基地占地1.5萬畝,種有丹參、黃芩、白術、金銀花等多種中藥材,目前已栽種黃芩200余畝。”作為丹參基地的運營者,青島圣匯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孔令海這些天一直在田間地頭忙碌。
地處青島市即墨區北部的靈山鎮是農業種植大鎮,域內土質多砂,歷史上就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近年來,該鎮“復活”中藥材種植,規劃總面積20平方公里的“花鄉藥谷”,以此為突破實施田園綜合體創建。
“花鄉藥谷”規劃了丹參、黃芩、百合、玫瑰、香草、牡丹、金銀花等各類中藥或鮮花種植基地1000畝至8000畝不等,今年計劃總種植面積已達到2萬多畝。
在靈山鎮規劃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內,總投資40億元的修正藥業一期建設項目正在抓緊進行,計劃年底投產。除此之外,該鎮還先后引進了科倫、海緣等醫藥企業,這些藥企讓合作社和農戶吃了定心丸。三大藥廠均涉及中藥加工提取,瞄準精深加工,提升中藥材附加值,延長中藥深加工產業鏈條,推動“中藥材”向“中醫藥”邁進。三大藥廠的建設為靈山鎮的中藥材種植提供了廣闊空間,靈山鎮計劃利用3年時間把中藥材種植規模擴大到3萬畝,品種達20余個,讓1500余名村民轉變為產業工人。同時,生物醫藥產業園可輻射周邊段泊嵐鎮、移風店鎮等區域發展中藥材種植20萬畝,共同發展成為中國北方道地藥材生產基地。
三大龍頭藥企就像“定海神針”,本地、外地中藥材種植戶接踵而來。目前,生物醫藥產業園共流轉土地4.85萬畝,流轉率達到63%。“龍頭企業+產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中藥種植模式被不斷強化,鄉村振興的最大難題——農民增收問題迎刃而解。“我們的丹參基地能帶動周邊村莊400多人就業,一年收入3萬元沒有問題。”孔令海說。土地大面積流轉后又被整合,形成成方連片的土地,直接“盤活”了占總面積15%的溝塘邊角地,這將讓靈山鎮20個空殼村年固定收入各超過10萬元,實現了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還奠定了土地規模化經營的基礎。
打造“花鄉藥谷”,靈山鎮以“三產融合”為基本思路,聘請清華大學文產學院進行全域旅游規劃。規劃圖中,鎮域花卉中藥產業園、美麗鄉村、高端民宿等資源被一條條景觀大道串聯,形成了“花鄉藥谷”大景區、園區小景區的布局,初步形成了“三產”深度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條。
為推進“花鄉藥谷”高質量發展,靈山鎮還規劃建設了占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現代農業“雙創”孵化器,引入青島農灣孵化器公司等平臺,在孵化引進項目和為企業提供資金、技術、市場等相關服務的同時,積極進行農民就業創業技能培訓,讓他們盡快適應新型職業農民和產業工人這些新的角色,深化“龍頭企業+產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進而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日前,瑞利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在靈山鎮開建。“目前正在建設的是中試基地,整個項目計劃5年內全部建成投產,屆時年產值將達到67億元,年繳稅5億元以上。”靈山鎮黨委書記修振愛告訴記者。
相關標簽:即墨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