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5-14 作者:佚名 來源:農民日報
小小服務“驛站”,引領牧民插上增收致富翅膀;村容村貌來了個徹頭徹尾的“大變臉”;特色文化越來越有“文藝范兒”……
走進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鎮巴彥烏素嘎查服務“驛站”,一幅產業蝶變、文化繁榮的美麗畫卷在眼前漸次展現。“驛站”設置食品包裝室、馬具制作室、書法繪畫室、文化展廳等,這樣一個匯集黨建服務、日常需求、應急安全、文化休閑等一站式服務綜合體,即便在城鎮也屈指可數。
來到書法繪畫室,今年41歲的書法愛好者唐·孟克現場揮筆潑墨,正在給等候的牧民書寫“家風家訓”,讓牧野鄉村生活增添一份藝術氣息!捌綍r我靠電焊技術掙錢養家,去年掙了10萬多元,現在收入逐漸增多了,今年準備在旗里舉辦個人書法繪畫展,生活真的越來越有奔頭兒了!”唐·孟克不但掌握一門致富本領,還成了嘎查家喻戶曉的文化名人。
阿拉騰布拉格是巴彥烏素嘎查的牧民,平時愛好蒙漢書法,他剛把“攤子”鋪開,就即興書寫了一幅“知足常樂”,并逐字為大家分析點評,令在場牧民連連稱贊叫好!懊晒篷R精神”“家和萬事興”“吉祥鄂爾多斯”等一幅幅書法作品,紛紛被在場牧民收藏。
“我們嘎查這些年確實發生了喜人的變化,現在老百姓精神面貌越來越好,大伙兒都鉚足勁過日子呢!”巴彥烏素嘎查黨支部書記哈斯其勞說。巴彥烏素嘎查服務“驛站”在2019年改造完成,現有經營商戶7家,其中當地牧民自主經營3家,經營項目涉及餐飲、住宿、娛樂、購物、旅游、休閑等諸多方面,有效滿足往來車輛人員多元化個性化需求,促進了嘎查集體經濟發展。
巴彥烏素嘎查地域遼闊,牧民居住分散,嘎查“兩委”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抓住與牧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房屋、道路建設、垃圾處理等重點,在陶昂線32公里處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的巴彥烏素嘎查鄉村振興創業基地,集中利用450平方米打造嘎查服務“驛站”,因勢利導培養文明生活方式,培養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的新型牧民,充分發揮環境影響人、熏陶人、改造人的作用,實現了牧區環境面貌的較大改觀,使牧民在優美的生活環境中潛移默化地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育發展嘎查特色產業,進一步帶動牧民創業致富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索符合牧區實際的發展方式,不斷增加牧民收入,牧民幸福感明顯提高!卑核劓傸h委書記熱希說。打好“特色牌”,念好“高效經”,讓嘎查真正成為“充滿希望的田野”。2019年12月31日,巴彥烏素嘎查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2019年以來,巴彥烏素嘎查全面推行“黨支部+黨員中心戶+合作社”新型發展經濟模式,大力發展“路帶產業”經濟,依托穿境而過的陶昂線,有效整合嘎查現有分散的奶食品加工牧戶、炒米加工牧戶、牛羊肉加工牧戶,建立錦繡原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建成集民族特色食品加工、民族工藝品制作、非物質文化交流、餐飲住宿休閑等為一體的嘎查服務“驛站”,拓展綜合服務功能,從傳統單一商品零售向多元化、跨界經營轉型,聯通市場、融入市場,由原來的銷售商品向創新生活方式轉變,給消費者帶來業態和體驗上的全新感受,也帶動牧民入股分紅、增收致富,增加嘎查集體經濟收入。
如今,在49.6萬畝的綠色草原上,巴彥烏素嘎查212戶牧戶團結一心,用實際行動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廣大牧民不但享受著生態優美、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產業發展也有了硬件基礎,業余時間牧民們用自己的方式傳唱著幸福生活,一個讓人記住鄉愁、激昂奮進的美麗富饒嘎查正在成型。
相關標簽:鄂托克前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